为豆科决明属植物腊肠树(Cassia fistula L.)的果实。9-10月果实未成熟时采收,晒干。我国南部各地有栽培。原产印度、缅甸和斯里兰卡。味苦,性大寒。无毒。归心、脾经。具有清热通便、化滞止痛的功效。常用于便秘、胃脘痛、疳积等病证。
入药部位果实。
性味苦,大寒。
归经心、脾经。
功效清热通便,化滞止痛。
主治便秘,胃脘痛,疳积等病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8g。
采集加工9-10月果实未成熟时采收,晒干。
生理特性腊肠树 落叶小乔木或中等乔木,高可达15m。树皮粗糙,暗褐色。叶互生,有柄,叶柄基部膨大;偶数羽状复叶,长30-40cm,小叶3-4对,对生,叶轴和叶柄上无腺体,叶片阔卵形、卵形或长圆形,长8-13cm,宽3.5-7cm,先端短渐尖而钝,基部楔形,全缘,嫩叶两面均被微细柔毛,老时无毛;叶脉两面均明显。总状花序疏松,下垂;长可达30cm或更长;花梗长6-8cm;花与叶同时开放,直径约4cm;萼片5,长卵形,长约1-1.5cm,花时反折,外面密生短柔毛;花瓣黄色,5片,倒卵形,近等大,长2-2.5cm,脉明显;雄蕊10,其中3枚花丝长而弯曲,高出花瓣,4枚短而直,具阔大的花药,其余3枚甚小,不育;花柱内弯,柱头小。荚果圆柱形,长30-60cm,直径2-2.5cm,黑褐色,不开裂,有3条槽纹。种子多数,40-100颗,种子之间有隔膜。花期6-8月,果期10月。
生长环境我国南部各地有栽培。原产印度、缅甸和斯里兰卡。
性状鉴别药材性状:荚果圆柱形,长30-60cm,直径1.5-2cm,顶端尖,基部有时具木质状的果柄;表面暗褐色,平滑而带光泽,腹缝、背缝明显。果皮薄,硬而木质状。内有多数横隔,每隔有种子1颗,具长而暗色的珠柄,附着于腹缝。种子扁卵圆形,长约0.8cm,宽0.6cm,厚0.4cm,赤褐色,光滑而质坚,内为淡黄色,胚乳角质状,胚弯曲。味甜而微酸,有特异臭。以干燥、完整、无柄、摇之不响者为佳。
药理作用1、泻下作用。
2、镇静作用。
3、抗菌作用。
相关论述1、《本草拾遗》:主心膈间热风,心黄,骨蒸寒热,杀三虫。
2、《海药本草》:主热病及下痰,杀虫,通经络。子疗小儿疳气。凡用先炙令黄用。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褚克丹 - 教授、主任中药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 -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