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松毛火绒草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松毛火绒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松毛火绒草Leontopodium andersonii C.B.Clarke的幼苗。分布于贵州西部及中部,云南西北部、南部至东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之功效。常用于痈疽疮疡,跌打损伤,虫蛇咬伤。

入药部位幼苗。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心经。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主治痈疽疮疡,跌打损伤,虫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采集加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上端有花茎,多少平卧,长达15cm,具有顶生密集缨状叶丛的根出条,在下一年又生长根出条和花茎。花茎直立,高18-70cm,坚挺,下部木质宿存,不分枝或上部有伞房状花序枝,下部稀有不育的短枝,被平伏的绢状蛛丝毛,上部常被近黄色棉状茸毛,全部有密集或上部有疏生的叶,节间除上部外长2-5mm。叶狭线形,长10-40mm,宽1-2.8mm,先端有细长尖头,基部稍狭,边缘反卷,上面有蛛丝状毛或近无毛,下面被白色茸毛,下部叶在花期枯萎宿存;根出条常被长柔毛。苞叶多数,与上部叶等长或较长,卵圆状披针形,宽达4mm,先端尖,两面被白色或干后黄色的厚茸毛,先端常近无毛,较花序长2-3倍,开展成径为2.5-7cm的苞叶群,有时成分散的复苞叶群。头状花序,径4-6mm,常10-40个密集;总苞被白色厚茸毛;总苞片约3层,先端无毛,尖或稍钝;小花异型或雌雄异株;花冠长3-3.5mm;雄花花冠狭漏斗状,有披针形裂片;雌花花冠丝状;冠毛白色;雄花冠毛上部稍粗厚,有长锯齿;雌花冠毛细,有微锯齿。不育的子房和瘦果有乳头状突起。花期8-11月。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1000-2500m的干燥草坡、开旷草地、针叶林下和丘陵顶部。分布于贵州西部及中部,云南西北部、南部至东部。

相关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幼苗:有清热解毒的功能。”

附注本种哈尼族用全株治疗湿热黄疸,嫩叶治外伤出血。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