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失眠穴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失眠,经外奇穴名。出自《江苏中医》。位于足跖部后跟的正中点,从外踝高点作一垂线与足底中线相交点是穴,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分支。主治失眠,足底痛,癫狂,头痛,呕吐等。直刺0.1-0.3寸;可灸。

功能作用止痛消肿,宁心安神。

定位位于足跖部后跟的正中点,从外踝高点作一垂线与足底中线相交点是穴,左右计2穴。

解剖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跟骨。浅层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分支。

主治失眠,足底痛,癫狂,头痛,呕吐等。

操作直刺0.1-0.3寸,得气时局部有发胀感觉,留针20分钟,如治疗失眠可不留针,在临睡前2-3小时针刺效果较好,亦可将此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直刺入骨刺点,用提插强刺手法,一般2-3次即愈,还可在此穴注射红茴香液2ml治疗各类足跟痛;灸3-5壮,或温灸5-15分钟。

按摩时可用拇指用力按压穴位,也可用手叩击。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失眠,高血压,各种头痛,头晕,三叉神经痛,腓肠肌痉挛,足底痛,水肿,跟骨骨刺,盆腔炎,结肠炎等。

功效失眠穴无语足底部属阴,与三阴经关系密切,通过穴位刺激,使气血通调,阳气入于阴,使阴阳平衡,乃是上病下治之法。现代医学观点,刺本穴治疗失眠,可能是由于足底部丰富的神经前卫引起兴奋时,对内抑制过程有加强作用,故能调节大脑的机能平衡,起到镇静安眠的作用。

附注另有三穴亦名失眠,其一位于腕横纹中央,可用于治疗癔症抽搐;另一为手穴,位于双手手背食指下方虎边穴穴点外侧,主治失眠,在手穴临床上与其他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穴配伍,可对失眠、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起到较好疗效;其三为耳针穴,位于耳廓背面、耳廓后沟尾部与对耳轮后沟交界处,即耳后降压沟下端终点处,适对前面耳轮脚末端处,用于治疗失眠,针1-2分,留针30分钟。

相关论述《江苏中医》在“绍一个治疗失眠的新穴位”一文中说:“失眠穴:足底跟部中央,病人侧卧,在病人足底跟部的中央,正踝骨成一直角。”1959年第12期第39页。

123456789101112131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吴晓 - 副主任医师 - 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