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香,中药名。为萝藦科夜来香属植物夜来香Telosmacordata (Burm. f.) Merr.的叶、花、果。原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现南方各地公园或花圃多有栽培。具有清肝,明目,去翳,拔毒生肌之功效。花、叶、果适用于治疗急慢性结膜炎,角膜炎,角膜翳,麻疹引起的结膜炎。鲜叶外用治已溃疮疖脓肿,脚臁外伤糜烂。
入药部位叶、花、果。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归肝、肺经。
功效清肝,明目,去翳,拔毒生肌。
主治花、叶、果适用于治疗急慢性结膜炎,角膜炎,角膜翳,麻疹引起的结膜炎。鲜叶外用治已溃疮疖脓肿,脚臁外伤糜烂。
相关配伍1、治麻疹引起的结膜炎:夜来香6g,甘菊花、枸杞子各10g,水煎服。
2、治夜盲症:夜来香、夜明砂各6g,鸡肝1具,水煎,去渣,食汤及鸡肝。
3、治眼生翳膜:夜来香6g,木贼10g,蝉蜕5g,水煎服。
4、治小儿疳积入眼、视物模糊:夜来香、槟榔、芜荑各6g,榧子5g,水煎服。(1-4方出自《青草药速认图集》)
用法用量花、叶3-6g,或果1个(剖开)水煎服。鲜叶外用适量,用开水烫后贴之(脚臁外伤糜烂,用鲜叶捶猪肥肉敷患处)。
采集加工叶随时可采,花、果分别于花期、果期采集,晒干。
形态特性柔弱藤状灌木;小枝被柔毛,黄绿色,老枝灰褐色,渐无毛,略具有皮孔。叶膜质,卵状长圆形至宽卵形,长6.5-9.5厘米,宽4-8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叶脉上被微毛;基脉3-5条,侧脉每边约6条,小脉网状;叶柄长1.5-5厘米,被微毛或脱落,顶端具丛生3-5个小腺体。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着花多达30朵;花序梗长5-15毫米,被微毛,花梗长1-1.5厘米,被微毛;花芳香,夜间更盛;花萼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外面被微毛,花萼内面基部具有5个小腺体;花冠黄绿色,高脚碟状,花冠筒圆筒形,喉部被长柔毛,裂片长圆形,长6毫米,宽3毫米,具缘毛,干时不折皱,向右覆盖;副花冠5片,膜质,着生于合蕊冠上,腹部与花药粘生,下部卵形,顶端舌状渐尖,背部凸起有凹刻;花药顶端具内弯的膜片;花粉块长圆形,直立;子房无毛,心皮离生,每室有胚珠多个,花柱短柱状,柱头头状,基部五棱。蓇葖披针形,长7-10厘米,渐尖,外果皮厚,无毛;种子宽卵形,长约8毫米,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5-8月,极少结果。
生长环境原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现南方各地公园或花圃多有栽培。
相关论述《全国中草药汇编》:“清肝,明目,去翳,拔毒生肌。花、叶、果适用于治疗急慢性结膜炎,角膜炎,角膜翳,麻疹引起的结膜炎。鲜叶外用治已溃疮疖脓肿,脚臁外伤糜烂。”
附注夜间停止光合作用时,夜来香会排出大量的废气,对人的健康极为不利,因而在晚上不应在夜来香花丛前久留。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董丽莎 - 教授 - 贵阳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