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獐耳细辛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獐耳细辛,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獐耳细辛Hepatica nobilis Schreb. var. asiatica (Nakai) Hara的根茎。植物獐耳细辛,分布于我国辽宁、安徽、浙江、河南。具有活血祛风,杀虫止痒之功效。主治筋骨酸痛,癣疮。

入药部位根茎。

性味味苦,性平。

功效活血祛风,杀虫止痒。

主治筋骨酸痛,癣疮。

相关配伍1、治劳伤筋骨酸痛,獐耳细辛鲜根2-6g。加黄酒、红糖,盛碗内加盖蒸熟,早晚饭前各服1次。(《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2、治癣疮,先用鲜生姜搽患处,再以鲜獐耳细辛捣烂,绞汁外涂,每日数次。(《安徽中草药》)

3、治头疮白秃,獐耳细辛为末,以槿木煎油调搽。(《活幼全书》)

用法用量内服:隔水蒸,3-4.5g。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烂绞汁涂。

炮制采集加工:春、秋季采挖,洗净,切碎,晒干。

鉴别药材性状:根茎圆柱形,长1-2cm,直径2-8mm。表面棕褐色,环节密集,状如僵蚕,节上有不定根;先端残留叶柄残基,纤维性。不定根长可达10cm,直径约0.5mm。质脆,易折断,断面棕黄色。气微,味苦、辛。

形态特征獐耳细辛,别名蝴蝶草、野菱角菜《安徽中草药》。多年生草本,高8-18厘米。根状茎短,密生须根。基生叶3-6;叶柄长6-9厘米,幼时被毛,后脱落变无毛;叶片正三角状宽卵形,长2.5-6.5厘米,宽4.5-7.5厘米,基部深心形,3裂至中部,裂片宽卵形,全缘,先端微钝或钝,有时有短尖头,被疏柔毛。花葶1-6,有长柔毛;苞片3,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7-12毫米,宽3-6毫米,先端急尖或微钝,全缘,下面稍密被长柔毛;花两性,单生花葶顶端;萼片6-11,花瓣状,狭长圆形,长8-14毫米,宽3-6毫米,顶端钝,粉红色或堇色;雄蕊多数,长2-6毫米,花丝狭线形,花药椭圆形,长约0.7毫米;心皮多数,子房密被长柔毛,花柱短。瘦果卵球形,长约4毫米,有长柔毛和短宿存花柱。花期4-5月,果期5-7月。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1000米以上林荫下溪旁、林下或草坡石下阴湿处。

相关论述《安徽中草药》:“活血祛风,杀虫止痒。”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董丽莎 - 教授 - 贵阳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