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以色列装甲兵博物馆展出的“梅卡瓦” 1主战坦克。
“梅卡瓦” 1主战坦克(Merkava Mk1)采用传统装甲板,通过巧妙的总体布置却提高了防护力。简言之,外部装甲构成车体外形,内部装甲构成驾驶室、战斗室等隔舱,此内外装甲之间形成的大小不一的空间内分别置放了工具备件箱、燃油箱、蓄电池等,把它们作为一种特殊防护层,加强了装甲防护。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总体布置采用了非传统的发动机前置方案,这样使战斗室后移,乘员被防护在厚达3米的防护层后面。具体地说,在车首外层厚装甲的一定距离后设有内层装甲隔板(所形成的空间内置有燃油箱),其后安装动力装置,乘员与动力装置之间又间隔了一层装甲板,这样,乘员就被保护在三层装甲、一层由燃油箱组成的特殊防护层以及动力装置之后了。
这样的防护层能抵抗弹丸尤其是空心装药破甲弹的侵彻。这种设计的特点还在于乘员远离着弹几率最大的车首位置,心理可增强安全感。车体两侧和后部的防护也同样是内、外层装甲,中间有各种附件的特殊防护层。
▲ 以色列“梅卡瓦”系列主战坦克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采用了发动机前置的设计。
历次中东战争中,分析坦克破坏原因后证实,坦克被命中部位往往是炮塔正面和车体前部,减小炮塔正面面积就意味着降低被命中的几率,因此在设计中尽量降低车高,缩小炮塔正面面积。可以看出,“梅卡瓦”1炮塔呈楔形,前部扁而尖,虽然“梅卡瓦”车体庞大,但总高度却低于“逊邱伦/百夫长/百人队长(Centurions)”和M60坦克。很明显,采用大车体是为了增加车内容积,这样可以载员也可增放弹药。载员人数可达9人(坐姿)或6人(卧姿)。弹药基数为62发,必要时可增到92发。
▲ 以色列“梅卡瓦”1主战坦克,摄于2009年。
当年人们在耶路撒冷体育馆看到公开展出的“梅卡瓦”上具有类似装甲人员输送车的后门时,无不感到新奇,于是作了种种猜测:便于乘员出入坦克;便于塔载步兵或己方受损坦克的乘员;增加乘员的舒适性……,莫衷一是。这种后门的设计意图与大车体是有联系的,实际上大车体是着眼于多储放弹药,当然有了这样的后门就更便于装载弹药缩短供弹时间了。
▲ 以色列“梅卡瓦”Mk2主战坦克尾部,可以看出采用了采用了和Mk1型类似的尾舱门设计。
按1973年戈兰高地战役估计,每辆坦克每天平均发射140~160发炮弹。如果一辆从顶部供弹的弹药基数为50发的坦克,为满足这种战斗需要,每天必须供弹3次,每次需1小时,则每辆坦克将有3小时不能参加战斗。而“梅卡瓦”,因其弹药基数大,每天只需供弹一次,从后门装载十分方便,15~20分钟就可供弹完毕。因此不难理解这种带后门的大车体对提高战斗力所起的作用。
▲ 被击伤的“梅卡瓦” 1主战坦克。
为减少坦克中弹后二次效应的危害,“梅卡瓦”的发动机室和战斗室设有以色列自行研制的自动灭火抑爆系统。该系统由火源探测器、控制装置和灭火瓶组成。采用卤化烃化合物作为灭火剂。火源探测器能在1.5~6毫秒内发现即将引起火灾的火源,灭火瓶上的爆炸控制活门可在3毫秒内自动达到全开位置,从探测火源到扑灭火源仅需60~100毫秒,因此在空心装药破甲弹的高温射流进入车内引起战斗室内混合气体爆炸(这段时间约为120~150毫秒)以前,该系统就可灭火抑爆,它的确不失为一种颇为先进的间接防护手段。
▲ 以色列“梅卡瓦”系列主战坦克内部的弹药储存示意图,可以看出其弹药主要存储在车尾处。
“梅卡瓦”是利用车体两侧的发动机排气管施放烟幕,需要时,驾驶员按一开关,燃油便喷至排气管,受热蒸发,逸出管外的燃油蒸气和周围空气接触,冷凝后形成白色浓烟屏障,此时稍一倒车,坦克就隐蔽在一片白茫茫的滚滚浓烟之中了。
“梅卡瓦”坦克还有一些特殊而新颖的结构,如受弹丸侵彻后燃油不会着火的自封油箱;维护方便的可拆式负重轮支架,带螺旋弹簧的独立悬挂装置;驾驶员可同时从显示器和耳机中得到车长指令的受令系统等。
为提高坦克在战场上的生存力,“梅卡瓦”的设计者采用了各种直接或间接的防护措施,以上列举的不过是其中的几个方面。至于“梅卡瓦” 1如此大而重的车体(长7.5米,宽3.7米,战斗全重58吨),较低的单传功率(11.4千瓦/吨),人们往往认为这是一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