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亚目种类较多,大者有20米的抹香鲸,小者有1米左右的江豚。外鼻孔一个。头骨左右不对称。胸骨大。无锁骨。鳍肢一般5指。无盲肠。以乌贼、鱼类等为食。齿鲸类一般均具齿,但不同的种其齿的形状、数目均不同,有的则隐于齿龈而不露,它是分类的依据之一。1
概述18世纪只记录有8种齿鲸、占现有种的12%。到19世纪增加48种,占现有种的73%,本世纪又增加10个新种.占现有种的15%。其中最大的科是海豚科,其次是剑吻鲸科。科的数目常因人而异,从4科到14科。如有的将淡水豚科分为3或4科,将海豚科分成5科,即原海豚科stenidae、海豚科Delphinidae、灰海豚科Grampidae、领航鲸科Globicephalidae和伊河豚科Oracellidae。
分类介绍海豚科有17属31种,是鲸目中种类最多也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科。分布于世界各海域,以热带沿海最为丰富。多数体型较小,包括体型最小的鲸类。以鱼或软体动物为食,也有些体型较大,可以捕食其它海兽。从外形上可以区分称长喙、短喙和无喙的,背上多数有背鳍,也有少数无背鳍。头骨凹陷或有些不对称;一个脂肪沉积成德“瓜状物”位于面凹处。群居,可组成大的社会群。智商高,有些种类如宽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常在海洋馆进行表演。我国沿海已知有18种。逆戟鲸(虎鲸、杀人鲸)Orcinus orca体长8~10米,体重约9吨,雌鲸与幼鲸的背鳍呈镰刀形,而成年雄鲸则多半如棘刺般直立,高度约达1~1.8米;性情凶猛,捕食海豹、企鹅甚至其它鲸类;全球分布。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体呈象牙色或乳白色,或腹部略带粉红色,体长2.0~2.7m;主要见于我国东南海域,长江南部主要河口,延伸到到大利亚北部和西部到印度洋沿海,以及到南非南端海域;数量稀少,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独角鲸科仅2属2种。分布于北冰洋及附近海域。背鳍小或者消失,颈部比较灵活。以鱼和海洋无脊椎动物为食。独角鲸(一角鲸)Monodon monoceros雄鲸有一颗向前伸的长牙,看似独角,其功能尚不明确,有时雌鲸也会有长牙,雄鲸偶尔也会有两颗长牙。白鲸Delphinapterus leucas额隆极为鼓起而突出,喙短而宽,能发出丰富的声音。腹部与侧面凹凸不平,内部充满脂肪;幼年者浑身呈灰色,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转淡;冬末或夏季繁殖,孕期约12个月,哺育期长达2年,之后仍会待在母亲身边相当长的时间,生殖间隔平均为3年。
鼠海豚科有3属7种。多分布于沿海地区,有些可以进入河流。体型较小。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江豚的头部较短,近似圆形,额部稍微向前凸出,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吻较短阔。牙齿短小,左右侧扁呈铲形。眼睛较小,很不明显。前5个颈椎愈合,肋骨通常为14对。身体的中部最粗,横剖面近似圆形。背脊上没有背鳍,鳍肢较大,呈三角形,末端尖,长约为体长的六分之一。具有5指。尾鳍较大,分为左右两叶,呈水平状。两尾叶水平宽约为体长的四分之一。背的后关部对尾鳍有较明显的隆起鳍,在应该有背鳍的地方生有宽3~4厘米的皮肤隆起,并且具有很多角质鳞。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日本海和我国沿海等热带至暖温带水域,在我国见于长江和沿海水域,体型很小,仅120~190厘米,是我国最小的鲸类。
抹香鲸科仅2属3种。分布于北冰洋以外的各大海域。头部巨大,下颌较小,仅下颌有牙齿。主要食乌贼。抹香鲸Physeter catodon体长可达18米,体重超过50吨,是体型最大的齿鲸,头部可占身体的1/3,无背鳍;潜水能力极强,是潜水最深,潜水时间最长的哺乳动物。小抹香鲸Kogia breviceps和倭抹香鲸(拟小抹香鲸)Kogia simus体型小,前者体长3.4米,后者仅2.7米,头部比例较抹香鲸小,吻部较尖,两腮处有沟,有背鳍。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称“龙涎香”,为名贵的中药,用于治疗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等症。
喙豚科仅4属5种。分布于亚洲恒河(印度河豚Platanista indi、恒河豚Platanista gangetica)和长江流域(白鳍豚Lipotes vexillifer),以及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奥利诺科河流域和附近海域(亚马孙河豚Inia geoffrensis、巴西河豚Pontoporia blainvillei)。比较原始的鲸类。喙长,动作灵活,头部有较强的转向能力。亚洲的河豚类生存受到威胁,均为濒危物种,我国白鳍豚已经野外灭绝。
剑吻鲸科有6属约19种。主要分布于温带到热带的各大海域。喙较长,喉部有一对呈V字型的深沟,此沟槽有时又称为“喉腹折”,但与须鲸科成员拥有的喉腹折在构造上大不相同,一般所说的喉腹折是指后者。胸鳍小,趾骨短而手臂部分(挠骨与尺骨)相对较长;部分种类拥有称之为“胸鳍窝”的构造,在胸鳍内侧体壁处有轻微的凹陷,使胸鳍可以往内缩,可能是为了减少阻力,但由于外观上极不显著,只有搁浅或死亡个体才能察觉其存在。尾鳍占相当大的比例,中央通常没有凹刻(少数种类有轻微的凹陷)。辨别各种喙鲸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牙齿的大小、形状,与著生在下颚的位置。大部分种类仅保有1对牙齿,只有成年雄鲸的牙齿会发育到突出牙床,某些种类其成年雄鲸的牙齿在嘴巴闭上时会外露,至于雌鲸与未成年雄鲸是看不到牙齿的。成年雄鲸身上常有细长的伤痕,在全身呈十字形交叉分布,由此判断牙齿可能是用来打斗的武器。一般在深层的潜水,很少接近海面,最主要的发现深度在至少300米深的地方。大多数种类以海洋中层或深海的枪乌贼与鱼类为食。布氏长喙鲸Mesoplodon densirostris等少数种类可见于我国台湾等地沿海。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