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油柑叶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油柑叶,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的叶。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之功效。常用于口疮,疔疮,湿疹,皮炎,水肿,高血压,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入药部位叶。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归心、肝、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主治口疮,疔疮,湿疹,皮炎,水肿,高血压,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相关配伍1、治湿疹,疮疡,皮炎:余甘子叶研末,油调搽患处。(《云南中草药》)

2、治高血压:(余甘子)鲜叶适量,水煎,代茶冲冰糖服。(《福建药物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

采集加工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23米,胸径50厘米;树皮浅褐色;枝条具纵细条纹,被黄褐色短柔毛。叶片纸质至革质,二列,线状长圆形,长8-20毫米,宽2-6毫米,顶端截平或钝圆,有锐尖头或微凹,基部浅心形而稍偏斜,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干后带红色或淡褐色,边缘略背卷;侧脉每边4-7条;叶柄长0.3-0.7毫米;托叶三角形,长0.8-1.5毫米,褐红色,边缘有睫毛。多朵雄花和1朵雌花或全为雄花组成腋生的聚伞花序;萼片6;雄花:花梗长1-2.5毫米;萼片膜质,黄色,长倒卵形或匙形,近相等,长1.2-2.5毫米,宽0.5-1毫米,顶端钝或圆,边缘全缘或有浅齿;雄蕊3,花丝合生成长0.3-0.7毫米的柱,花药直立,长圆形,长0.5-0.9毫米,顶端具短尖头,药室平行,纵裂;花粉近球形,直径17.5-19微米,具4-6孔沟,内孔多长椭圆形;花盘腺体6,近三角形;雌花:花梗长约0.5毫米;萼片长圆形或匙形,长1.6-2.5毫米,宽0.7-1.3毫米,顶端钝或圆,较厚,边缘膜质,多少具浅齿;花盘杯状,包藏子房达-半以上,边缘撕裂;子房卵圆形,长约1.5毫米,3室,花柱3,长2.5-4毫米,基部合生,顶端2裂,裂片顶端再2裂。蒴果呈核果状,圆球形,直径1-1.3厘米,外果皮肉质,绿白色或淡黄白色,内果皮硬壳质;种子略带红色,长5-6毫米,宽2-3毫米。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300-1200m的疏林下或山坡向阳处。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收敛消炎。

相关论述1、《岭南采药录》:“患疳疔毒,煎水洗。”

2、《广西本草选编》:“解郁定痛,清湿热。”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都晓伟 -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