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苎麻皮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苎麻皮,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苎麻Boehmerianivea (L.) Gaudich.的茎皮。在我国河南、山东及陕西以南各地广为栽培,也有野生。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血,解毒利尿,安胎回乳之功效。用于瘀热心烦,天行热病,产后血晕、腹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血淋,小便不通,肛门肿痛,胎动不安,乳房胀痛。

入药部位茎皮。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归胃、膀胱、肝经。

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血,解毒利尿,安胎回乳。

主治用于瘀热心烦,天行热病,产后血晕、腹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血淋,小便不通,肛门肿痛,胎动不安,乳房胀痛。

相关配伍1、治跌打伤肿:苎麻干皮30g。烧灰存性,米酒冲服。(《常用中草药选编》)

2、治金刃伤:午日取野苎麻,阴干晒燥,搓熟。取白绒敷之,即止血,且不作脓。(《纲目拾遗》引《救生苦海》)

3、治胎动不安:野苎麻干茎皮15-60g,干艾叶9g。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4、回乳:苎麻皮30-45g。水煎服。(《新中医》1986,(10):3)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或酒煎。外用:适量,捣敷。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剥取茎皮,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苎麻又名:野麻,野苎麻,天青地白,上青下白,家麻,绿麻,青麻,白麻。亚灌木或灌木,高0.5-1.5米;茎上部与叶柄均密被开展的长硬毛和近开展和贴伏的短糙毛。叶互生;叶片草质,通常圆卵形或宽卵形,少数卵形,长6-15厘米,宽4-11厘米,顶端骤尖,基部近截形或宽楔形,边缘在基部之上有牙齿,上面稍粗糙,疏被短伏毛,下面密被雪白色毡毛,侧脉约3对;叶柄长2.5-9.5厘米;托叶分生,钻状披针形,长7-11毫米,背面被毛。圆锥花序腋生,或植株上部的为雌性,其下的为雄性,或同一植株的全为雌性,长2-9厘米;雄团伞花序直径1-3毫米,有少数雄花;雌团伞花序直径0.5-2毫米,有多数密集的雌花。雄花:花被片4,狭椭圆形,长约1.5毫米,合生至中部,顶端急尖,外面有疏柔毛;雄蕊4,长约2毫米,花药长约0.6毫米;退化雌蕊狭倒卵球形,长约0.7毫米,顶端有短柱头。雌花:花被椭圆形,长0.6-1毫米,顶端有2-3小齿,外面有短柔毛,果期菱状倒披针形,长0.8-1.2毫米;柱头丝形,长0.5-0.6毫米。瘦果近球形,长约0.6毫米,光滑,基部突缩成细柄。花期8-10月。

生长环境在我国河南、山东及陕西以南各地广为栽培,也有野生。

药材性状茎皮为长短不一的条片,皮甚薄,粗皮易脱落或少量残留,粗皮绿棕色,内皮白色或淡灰白色。质地软,韧性强,曲而不断。气微,味淡。

相关论述1、《本草再新》:“治小便不通,痰哮咳嗽,肛门肿痛,脱肛不收。疗血淋。”

2、《天宝本草》:“软筋骨,化痰。(治)腰脚疼痛,跌打损伤。”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杜首颖 -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