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以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而感到无比自豪。
那么,如果把时间追溯到1万年前,甚至几十上百万年前的史前时代,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着的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当中又有谁是我们的祖先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中国古人类演化。
人类和古人类之间有个明确的时间界限,一万年以前的化石人类泛称为古人类。
现在我们要想了解古人类的起源、生活、生产和历史演化,只有通过各种化石和遗物来展开研究。
按照现代人类学家的分类,从最早的人到现代人,人类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
我们熟知的猿人属于直立人。现代人属于智人,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曾分别称之为古人和新人。他们有的适应自然,进化成现代人类,有的在地球上永远消失了。
我们通过研究古人类,可以科学地把握不同时期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状况,从而探寻人类起源、迁徙的过程,在他们身上吸取经验教训,更好的生活下去。
我国是人类起源的地区之一,地下埋藏的古人类化石相当丰富。在地大物博的中国大地上,科学家们发现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有:
武都森林古猿、禄丰古猿、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汤山人、大荔人、长阳人、丁村人、马坝人、河套人、柳江人、山顶洞人等。
这些人类祖先构成了一个近乎完整的人类进化系统,除了非洲外,中国也是大致上连续不断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地。
这些不同时代的古人类,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去他们的遗址发现地看看吧。
【 中国古人类遗址 】
△中国主要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
从上图来看,在区域分布上,中国境内的古人类-旧石器遗址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北京、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宁夏、甘肃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和西南山地(贵州、广西、云南)。
近年来在东南地区的福建、浙江陆续有些发现,使这些地区的旧石器遗址迅速增加。中国旧石器遗址的分布状态与目前人口密集区域基本吻合,说明这些区域一直是人类生存的优选地。
当然,遗址数量与区域考古工作程度有直接的关系;随着工作的深入,这样的分布格局肯定会有所改变。
从地貌环境来看, 中国古人类-旧石器遗址主要发现于山地-平原交汇处,地貌类型包括河流阶地、古湖畔和洞穴。洞穴多处向阳、近水处。
这些地区往往具有环境和资源的多样性,能同时满足古人类生存的多项条件,包括水源、石器原料和动植物食物资源。
△中国部分古人类化石及其时代分布图
从时代来看,几处最早的遗址,例如安徽繁昌人字洞、重庆巫山龙骨坡和云南元谋分布在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的亚热带地区,而向东、北、西方向似乎时代递减,亦即古人类的生活区域随时间递进而逐渐扩大至暖温带和寒温带。
在东北和西北边陲人类只在更新世末叶才得以进入;而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和西北一些沙漠地区,至今未见到古人类的踪影。
有了宏观的了解之后,我们再去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古人类遗址探个究竟。
【 禄丰古猿遗址 】
△禄丰古猿PA644颅骨出土情景
禄丰古猿是发现于中国的人科森林古猿亚科的古猿化石。
禄丰古猿化石发现地点位于云南禄丰县城北庙山坡石灰坝褐煤地层中,最早化石发现于1975年。
经过多次的发掘,发现不少腊玛古猿化石,包括一具残头骨、若干个颌骨和上百颗牙齿。其形态比腊玛古猿进步,更接近于人类的早期形态。
与古猿化石共生的有三趾马、剑齿虎、无角犀、河猪等中新世和上新世的动物化石。化石所在地层的时代,为中新世的晚期或上新世的早期,距今约800万年。
【 元谋人遗址 】
△元谋人遗址
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元谋县大那乌村北约500米的山腰,距县城7公里。
元谋人年代在1976年最早用古地磁方法测定为距今170万年左右。
元谋人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在元谋人牙齿化石出土的元谋组第25层中,出土石制品17件,还有具人工痕迹的骨片及鸡窝状炭屑层,证明元谋人当时已经会用火。
【 蓝田人遗址 】△蓝田人遗址
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考古队在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发现一具古人类老年女性下颚骨化石和石器工具;1964年在公王岭发掘中,发现蓝田猿人的头骨化石,具有比北京猿人更为原始的特征。
蓝田人属我国早期人类化石。其前额低平、较宽,眉骨粗壮隆起,骨壁较厚,眼眶略方,嘴部前伸。颅内耳高71毫米,脑容量为778.4毫升,基本与印度尼西亚爪哇人的775-900毫升相当。
蓝田猿人是继北京猿人之后,我国发现的最重要的人类化石。这一发现扩大了我国猿人的分布范围,丰富了人类物质文化纪录,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珍贵的科学资料。
遗址年代经测定,大约生活在100万至50万年前。
【 北京人遗址 】△北京人遗址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西,由奥陶纪马家沟灰岩组成的龙骨山岩溶洞穴中。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
北京人洞穴内有厚达40多米的堆积层,共出土头盖骨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及断裂的股骨、胫骨等,分属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发现10万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的灰烬遗址和烧石、烧骨等。
北京人的脑量平均达到1088毫升,头部特征较原始,但已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男性身高约156厘米,女性身高约144厘米,食物主要来源于狩猎和采集。根据裂变径迹、铀系、热发光和古地磁方法测定,北京人生活年代主要为距今70万~20万年前。
【 大荔人遗址】△大荔人遗址地 大荔人遗址位于陕西省大荔县段家镇解放村,1978年发现比较完整的头骨。
大荔人头骨的多数特征和数据介于直立人和晚期智人之间,而与早期智人一致,属于早期智人的较早类型或是处于直立人到早期智人的过渡时期。此外,在含人头骨化石地层中发现564件石制品,有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石锥和雕刻器。
大荔人化石为一不足三十岁的男性头骨。头顶低矮,前额扁平,眉脊粗壮。吻部不甚突出,颧弓细弱,颅骨最宽处不接近颅底而在颞骨鳞部后上部。颞骨鳞部不呈三角形而呈圆鳞状,面部扁平。脑容量估计为1120毫升。
与大荔人化石同时出土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距今年代大约为15~20余万年。△大荔人遗址出土的石核、石片
【 马坝人遗址 】△马坝人遗址 马坝人遗址位于广东韶关市马坝乡狮子山一个石灰岩溶洞中。
马坝人化石为一头骨的颅顶部分,包括额骨和部分顶骨,还保存了右眼眶和鼻骨的大部分,属一中年男性个体。
马坝人眉嵴粗厚,眶后部位明显收缩,额骨比顶骨长,表现出和直立人类似的原始特性。但它的颅骨骨壁较薄,颅穹窿较为隆起,脑量可能较大(估计超过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进步性质。
与马坝人伴生的脊椎动物化石有鬣狗、大熊猫、貘、剑齿象等19种。距今12.95万年至13.5万年。
【 长阳人遗址 】
△长阳人遗址
长阳人遗址位于湖北省长阳县下钟家湾龙洞的洞穴中。
1956年长阳县文化科工作人员发现洞中一块古人类颁骨和一枚上臼齿,上颁骨残块为左侧,齿槽突上附有第一前臼齿和第二前臼齿。
长阳人是中国长江以南最早发现的远古人类之一,长阳人化石近于现代人的特征较多,没有北京猿人那么原始。
铀系法测年为距今19.5万年。伴生的哺乳动物为华南常见种属,有中国鬣、虎、大熊猫、狗獾、柯氏西藏熊等,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
【 河套人遗址 】
△河套人遗址
河套人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地的乌申旗境内的萨拉乌苏河两岸,又被称为鄂尔多斯人遗址。
自1922年到1980年在萨拉乌苏河两岸厚70m的阶地堆积物中的河湖相砂砾、砂、亚黏土和黏土层中发现了晚期智人化石、大量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
人类化石共有23件,包括额骨、顶骨、下颌骨、椎骨、肱骨、胫骨、股骨、腓骨及单个门齿等。在该遗址共发现400多件石制品,与河套人伴生的萨拉乌苏动物群有35种哺乳动物化石。
河套人和萨拉乌苏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中到晚期,用铀系法测年为距今5万~3.7万年。
【 山顶洞人遗址 】
△山顶洞人遗址
距今2.7万年前左右至3.4万年左右,山顶洞人生活在现今北京房山周口店第1地点上面的一个岩溶洞穴中。1933年发掘出来,共有10个体,其中较完整的头骨有3个。
对其形态研究得出,他们的外貌与现代人基本相似,为晚期智人。洞穴中除发现有石器、骨器外,还有很多染成红色的装饰品, 如穿孔鱼骨、海蚶子壳、兽牙、石珠等等。
证明他们已能进行艺术活动,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山顶洞动物群含有47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最后鬣狗、洞熊以及鸟类中的鸵鸟等绝灭种。山顶洞发掘出的人类化石,随北京人头盖骨一起遗失。
【 中国古人类探秘 】 人类的诞生是新近纪以来地球历史长河中最重要的事件,因此,第四纪也常被称为人类的世纪。
我们人类是有文化的生物,有区别于其他生物种类的行为特点,自诞生之日起便开始对生存环境的适应与改造过程,并且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适宜,历史悠久。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表明,这里是远古人类起源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考古信息。
目前已发现、发掘出上千个古人类-旧石器时代遗址,时代从约200万年延续到1万年前。在复原人类祖先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体质进化与文化发展的历史,探讨人类在东亚地区的起源、迁徙、演化过程和生存方式方面积累了重要资料和成果。
但古人类的研究工作远没有结束,没有发现古人类的地方并不意味着没有古人类的存在,而是需要更多的科研人员去探究、去寻找。
《解密物种起源少年科普丛书》,一部用故事讲生命科学的启蒙书,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到人类文明。
其中第四册《人类天下》,在D叔一家的冒险经历中,贯穿了最早的哺乳动物摩尔根兽到最早的灵长类动物阿喀琉斯基,再到古猿-地猿-能人-匠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现代人的系统演化过程。
喂饱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培养孩子受益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秀杰吴. 中国古人类演化研究进展及相关热点问题探讨[J]. Chinese ence Bulletin, 2018, 63(21).高星, 裴树文. 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与生存模式的考古学阐释[J]. 第四纪研究, 2006, 26(4):504-513.刘莹, 董子凡. 中国古人类--有关祖先的秘史碎片[J]. 博物, 2017, 000(012):P.28-31.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仅用于科普传播出品/锦绣科学文创团队撰稿/石头 编辑/ 夏玫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