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茯苓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八十六。具有益气温阳,进饮食,除胀满之功效。主治肝劳虚寒,胁痛胀满,气闷目昏,不思饮食。
组成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桔梗(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白术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二两,桂(去粗皮)三分。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加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功用益气温阳,进饮食,除胀满。
主治肝劳虚寒,胁痛胀满,气闷目昏,不思饮食。
方义肝劳日久,疏泄失常,必致脾土不运,饮食不化,水湿不行,而见不思饮食、胁痛胀满等症。治当疏养肝木,兼健脾土。方用赤茯苓为君,渗湿化浊,使湿浊祛,气机畅,则肝气疏,脾运健。臣以鳖甲滋阴潜阳而柔肝;白术益气补中,燥湿健脾。佐以桔梗、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畅气机而疏理肝气;肉桂、生姜温阳通脉,鼓舞气血生长而养肝。诸药合凑,肝劳虚寒得除,则胀满必消,饮食自进。
加减化裁纳呆甚者,加白扁豆、人参。
使用注意服药期间忌寒凉食物。
附注附方1赤茯苓汤组成:赤茯苓(去黑皮)、大腹子(锉)、五味子、桑根白皮(锉)、紫苏茎叶(锉)、人参、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甘草(炙,锉)半两。
功用:消肿满,进饮食。
主治:喘嗽。
出处:《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附方2赤茯苓汤组成:赤茯苓(去黑皮)、人参、前胡(去芦头)、桂(去粗皮)各三分,半夏(汤洗七遍去滑,焙)、柴胡(去苗)各半两,甘草(炙,锉)一分。
主治:胸胁短气,妨闷不下食。
出处:《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附方3赤茯苓汤组成:赤茯苓、桂心、陈皮(炒)、大腹皮各五钱,甘草一分,高良姜一两,吴茱萸三分。
功用:利水渗湿,温中理气。
主治:脾虚湿盛,气机阻滞之息贲。症见胸胁慢闷,咳逆上气而痰多稀薄色白。现临床用于肺癌的治疗。
出处:《医学金针》卷三
附方4赤茯苓汤组成:赤茯苓(去黑皮)二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半夏(汤浸七遍,切,焙)二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人参一两,白术三分。
主治:伤寒饮水过多,心下悸动不定。
出处:《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附方5赤茯苓汤组成:赤茯苓(去黑皮)一两,人参、羚羊角(镑)各二两,远志(去心)、大黄(锉,炒)各半两,甘草(炙,锉)一分。
功用:清热平肝,养心安神
主治:阳气厥逆,多怒而狂,颈脉复动。现可用于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出现肝火旺而怒狂者,以及高血压致精神症状的治疗。
出处:《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12345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曾亮 - 副教授 -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