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知母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上,具有补虚清热,养阴润燥之功效。主治百合病误汗后,津液受伤,虚热加重,心烦口渴者。
歌诀病非应汗汗伤阴,知母当遵三两箴。渍去沫涎七百合,别煎泉水是金针。
组成百合七枚,知母三两。
用法百合水渍一夜,换水煎至减半,知母另煎减半去渣,合和再煎,分二次服。
功用补虚清热,养阴润燥。
主治百合病误汗后,津液受伤,虚热加重,心烦口渴者。
方义百合,润肺清心,益气安神;知母,清热生津,除烦润燥。该方的溶剂泉水特殊,古本草认为其具有益五脏,清肺胃,下热气,利小便功效。三者起补虚、清热、养阴作用。
配伍特点百合甘寒清润而不腻,知母甘寒降火而不燥,百合偏于补,知母偏于泻,二药配伍,一润一清,一补一泻,共奏润肺清热,宁心安神之功。
运用1、本方证时以心肺阴虚内热,百脉失和,虚热加重为主要病机的病证。临床变现在百合病本证(百合地黄汤证)的基础上,更见心烦少寐,口燥口渴等症,即燥热尤甚,可用本方治之。现代常用于治疗百合病,失眠,乳腺病以及长期低热等情况。
使用注意百合知母汤煎法有特殊意义,仲景称之为合和后煎,即分别用泉水煎百合及知母,去渣,两药相合后再煎,这种煎法古时认为有调和阴阳作用。
附方百合地黄汤
组成:百合七枚(擘)14g,生地黄汁一升80ml。
功用:养心润肺,凉血清热。
主治:百合病,神志恍惚不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坐卧不宁,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欲食不食,欲眠不眠,若有所思,行动异常,口苦而干,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微数。
出处:《金匮要略》卷上
123456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马庆宇 - 博士 -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