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紫背金盘草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紫背金盘草,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紫背金盘AjuganipponensisMakino的全草或根。分布于我国东部、南部及西南各地,西北至秦岭南坡。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肺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乳痈,肠痈,疮疖肿毒,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别名破血丹、筋骨草、石灰菜、九味草、散瘀草、散血丹、退血草、散血草

入药部位全草或根。

性味味苦、辛,性寒。

归经归肺、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肺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乳痈,肠痈,疮疖肿毒,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相关配伍1、治肺炎,咽喉炎,痈疮肿毒:破血丹30g,鱼腥草30g。水煎服。

2、治单纯性阑尾炎:破血丹30g,大血藤30g,金银花15g,紫花地丁15g,野菊花15g,南五味子根9g,延胡索9g。水煎服。病重每日2剂。(1-2方出自《四川中药志》1982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根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本草图经》:“能消胎气,孕妇不可服。忌鸡、鱼、湿面、羊血。”

采集加工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形态特征紫背金盘又名:白毛夏枯草、白头枯、白头翁、红夏枯草、大叶抓地虎。一或二年生草本。茎通常直立,柔软,稀平卧,通常从基部分枝,高10-20厘米或以上,被长柔毛或疏柔毛,四棱形,基部常带紫色。基生叶无或少数;茎生叶均具柄,柄长1-1.5厘米,基生者若存在则较长,可达2.5厘米,具狭翅,有时呈紫绿色,叶片纸质,阔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钝,基部楔形,下延,边缘具不整齐的波状圆齿,有时几呈圆齿,具缘毛,两面被疏糙伏毛或疏柔毛,下部茎叶背面且常带紫色,侧脉4-5对,与中脉在上面微隆起,下面突起。轮伞花序多花,生于茎中部以上,向上渐密集组成顶生穗状花序;苞叶下部者与茎叶同形,向上渐变小呈苞片状,卵形至阔披针形,长0.8-1.5厘米,绿色,有时呈紫绿色,全缘或具缺刻,具缘毛;花梗短或几无。花萼钟形,长3-5毫米,外面仅上部及齿缘被长柔毛,内面无毛,具10脉,萼齿5,狭三角形或三角形,长为花萼之半,近整齐,先端渐尖。花冠淡蓝色或蓝紫色,稀为白色或白绿色,具深色条纹,筒状,长8-11毫米或略短,基部略膨大,外面疏被短柔毛,内面无毛,近基部有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短,直立,2裂或微缺,下唇伸长,3裂,中裂片扇形,先端平截或微缺,侧裂片狭长圆形,中部略宽,先端急尖。雄蕊4,二强,伸出,花丝粗壮,直立或微弯,无毛。花住细弱,超出雄蕊,先端2浅裂,裂片细尖。花盘环状,裂片不甚明显。子房无毛。小坚果卵状三棱形,背部具网状皱纹,腹面果脐达果轴3/5。花期在我国东部为4-6月,西南部为12月至翌年3月,果期前者为5-7月,后者为1-5月。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100-2300m的草地、林内及阳坡地。分布于我国东部、南部及西南各地,西北至秦岭南坡。

药材性状全草暗绿色。茎细方柱形,被柔毛,基部常带紫色,有分枝。无基生叶;茎生叶多皱缩,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阔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4.5cm,宽1.5-2.5cm,先端钝,基部楔形,下延,边缘有不整齐的波状圆齿,具缘毛,两面有柔毛,下部叶背面常带紫色;叶柄具狭翅,有时呈深紫色。轮伞花序多花,苞叶与叶同形,向上渐小;花萼钟形,外面上部及齿缘有柔毛;花冠唇形,淡蓝色或蓝紫色,稀白色或白绿色,外面有柔毛,内面近基部有毛环。小坚果卵状三棱形,背面有网状皱纹,果脐占果轴的3/5。气微,味苦。

相关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养筋和血,散瘀。酒煎服。”

2、《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用于外感风热,咽喉炎,肺炎,高血压,阑尾炎。”

12345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龚慕辛 - 教授 -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