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当肺癌和新冠肺炎一起跳下河,我应该先救哪一个?不对,是先“治”哪一个?

医师报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关注医生、聚焦医事。
收藏

肺炎与肺癌一字之差,却碰撞出许多触目惊心的医患故事,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已经高居恶性肿瘤之首,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新冠肺炎的疫情下,肺癌患者可能遭遇了许多的求医难题,幸运的是,随着我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肺癌患者的就医之路正在逐步打通。

但患者遇到“该左走该右走”的新问题时,还是苦无头绪,今日,我们有幸邀请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一区主任、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周承志教授为我们解答,疫情下肿瘤患者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以及患者在近期应该如何走好诊疗之路。

问:我们发现很多肺癌患者在就诊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我们出现什么症状,要马上去看医生?

周承志:有什么症状需要去检查,最好的情况是,如果你是高危人群,你就应该提前去检查,不要等到有症状才去检查。因为等到出现症状再去检查大部分就迟了,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出现症状再去检查,大约75%的人都已经是晚期了,失去了手术机会。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是对于高危人群,在没有症状的时候去检查,才能获得更高的治愈机会。

如果真的不幸出现了症状,哪些症状提示该去检查?其实,肺癌并没有非常特异性的症状:首先,只要跟肺部相关的各种症状都有可能。如咳嗽、咳血、气促、痰中带血等,这些都有可能是肺癌引起,胸痛、呼吸困难,同样可能是肺癌引起,整个呼吸道常见的症状,出现任何的症状,你都要想着肺癌的可能性。其次,出现远处转移时会导致相应器官症状,如脑转移导致的头痛、头晕等。

现在体检比较普遍,虽然简单的照个胸片,一般的问题基本能发现,但并不适合早期肺癌的筛查。对于小结节,特别是靠近纵隔的病灶必须要做低剂量螺旋CT才能发现,哪怕是一到两个毫米这类很微小的异常都能发现,当然,除了大小、形状性质和动态观察也很重要。

问:处于治疗期,或者正在长期服药或化疗的肺癌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肺癌患者出现无法就近给药或无法及时用药的情况您有什么建议?对于治疗目的和策略,总体原则是什么?

周承志:新冠疫情期间,我们的总体原则是安全渡过疫期,平衡疗效与毒性。建议无明显症状,病情稳定者,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推迟返院时间;对有明显症状,病情不稳定者,尽量按期返院治疗,但必须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作为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学组的成员,在学组组长陈良安教授的指导下,由我执笔,与其他专家一起围绕这个目标,通过疫情期间详细的调研,做出一个现阶段肺癌人群如何就诊、用药的推荐和指引。也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诊疗专家指引(试行)”,已经在线上公开发布,大家如果对具体细节感兴趣的话,可以线上浏览全文(http://rs.yiigle.com/yufabiao/1183340.htm)。

平时,肿瘤患者大多都希望去一些一线的或知名的医院去就诊,得到更好的救治,但在疫情较重的情况下,我们专家的意见是,如果不是非常紧急的情况,建议就近诊疗,因为有些治疗用药,就近的一些当地大的三甲医院也能拿得到,就不需要跑到省会或全国的知名医院,长途跋涉,增加人员流动,感染的风险会增大,所以当疫情严重期间,建议大家就近医疗。

如果实在是就近医疗的条件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我们也建议患者参与线上医疗,跟你的主管医生,不管是电话也好,还是微信也好,还是网络会诊也好,征询到你的主管医生,或者更上一级专家的意见之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策略。这是疫情较重期间肺癌患者就诊的总体策略。

当然,随着疫情逐步改善,现在很多患者都可以考虑正常就诊了。

问:肺癌药物也会引起一些肺炎症状,我们应该如何去鉴别普通肺炎和新冠肺炎?

周承志:鉴别新冠肺炎首先要看患者的接触史,如果有明确接触史的病人,出现相应的肺炎症状的时候,那就要非常警惕。作为患者,第一个要对自己负责,也对家庭、对社会负责,要把接触史告诉你的医生,因为在这个期间,医生都是非常非常重视接触史的。

但如果你没有明确的接触史,或者是你有明确的用药史,比如用了免疫治疗,或者化疗后白细胞低导致的感染性的肺炎,那么我们在排除新冠的前提下可以初步地考虑患者可能是是肺癌药物引起的肺炎症状。

我们通过血象检查结果也能进一步鉴别,比如患者接受化疗,白细胞会降低得很厉害,但新冠肺炎往往是白细胞正常或者偏低,以淋巴细胞减少为主。

问:那么在疫情下,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策略是否有新的变化?

周承志:我们把晚期肺癌的药分为四大类,传统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这四大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使用的方便性是不一样的。比如静脉注射的药物要去医院,口服的在家就可以了。比如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也不一样,靶向治疗我们的针对性非常强,不良反应又小,使用也很方便,所以口服在家基本上不用外出,现在国家与部分地方已经放开、医保政策也放开,对于这类患者,一次可以开两个月、三个月的药,以前只能一个月,那你买一次的药就一直待在家里,都没问题,非常方便。但是如果对于化疗和免疫治疗,基本上是三个星期一个疗程,这个情况下就面临着流动的风险会增加,所以是不是一定要做化疗,一定要做免疫治疗,医生要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所以患者应该先咨询你的主管医生,通过线上会诊咨询之后,再决定现在是不是一定要去做化疗,一定要去做免疫治疗。不急的话建议暂缓推迟,如果到了必须要做的时候,我们才考虑做。不同的人群,治疗的迫切性、不同药物使用的必要性是不一样的

问:另外我们知道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5%以上,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其中有一类肺癌即ALK阳性被称为肺癌中的“钻石突变”,占肺癌的5%左右,对于这类患者,如何选择治疗策略,能保证患者生存长久的同时能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周承志:像你说的这类患者,应该是在新冠期间比较好处理的,就像你刚刚说的“钻石突变、黄金突变”,大部分患者吃这一类的靶向药,比如塞瑞替尼、阿来替尼、克唑替尼等等,会得到长期的控制,没有症状。所以我们的指引推荐很明确,如果你是这种突变的患者,不管是刚刚说的ALK突变,你吃塞瑞替尼也好,吃克唑替尼也好,或者你是EGFR突变,你就吃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泰瑞沙等相应的靶向药。

在这个特殊期间,我们的推荐是,单纯的靶向治疗就可以了,不要再去联合治疗,因为以前的研究告诉我们,虽然靶向治疗加上抗血管药或者加化疗,疗效会更好些,但必须去医院,增加感染风险。那么这个特殊时期就不要再去锦上添花了,因为单纯靶向治疗疗效已经非常好了,从全程管理的角度来说,暂时不选择联合治疗,可以把联合治疗推迟一段时间并不会明显影响长期疗效。所有新冠特殊期间,我们更推荐做单纯的靶向治疗,以安全为主。

问:吸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对这部分人群,应该什么时候去检查肿瘤的可能性?

周承志:虽然不同国家地区定义的高危人群有所区别,但大同小异。个人觉得40岁以上的吸烟人群,甚至是有其他因素,如肿瘤家族史、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非吸烟人群等,也要考虑去医院做肺癌的筛查。因为提前发现,提前治疗,特别是早期的,治愈率非常高,90%以上,甚至100%的治愈率,所以我们最推荐的就是做低剂量螺旋CT的筛查,高危人群应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单次低剂量螺旋CT的辐射量并不大,经常出差、一年坐几十次的飞机的空中飞人,基本上也就相当于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

问:肺癌患者应该如何提升生活质量?

周承志:肺癌和其他慢性疾病不一样,比如有些慢性疾病,哪怕你用了药物,当时它对你症状有改善作用,但却无法逆转疾病,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比如呼吸道常见的两个慢性疾病,肺气肿和间质性肺病,即使用了药,生活质量也并不是很好。重度到急重度的肺气肿,哪怕用了药,也只能控制症状,让症状稍微轻一点、改善一点。间质性肺病用药后只是让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减慢一点,并不可逆转,所以症状只会越来越重,只是不会反复发作急性加重而已。

肺癌不一样,随着晚期肺癌治疗手段、药物的增加,肺癌也成为了一个慢性疾病。但是它有一个特点,如果这个药用对了,对你的效果很好,你完全可以拥有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质量。

所以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原因可能是,第一,患者没有去治疗;第二,治疗之后的效果不好,或者是治疗很多年以后,所有的药都没效了,耐药了,而肿瘤又发展起来,这时候才会有严重的症状。

对于大部分肺癌患者来说,只要通过积极的治疗,找到合适的治疗手段,控制了肿瘤,很多人都跟正常人一样生活。

以前单纯的化疗时代,晚期肺癌一化疗,头发掉了,路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病患者。现在不是,现在靶向治疗,头发一点都不掉,抗血管治疗、免疫治疗也不掉头发,你出去之后你不说你是病人,人家都不知道你是病人,就完全跟正常人是一样的,完全可以做到。

而且现在药物的效果比较好,很多人很多年都没事了,不要说一两年、两三年,三五年的病人,超过五年以上存活且生活质量不错的病人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