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草豆蔻汤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草豆蔻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兰室秘藏》卷上。为剂。具有温中行气,祛湿消胀之功效。主治腹中虚寒胀痛。

组成泽泻一分,木香三分,神曲四分,半夏(制)、枳实、草豆蔻仁、黄芪(春、夏去之)、益智仁、甘草各五分,青皮、陈皮各六分,茯苓、当归各七分。

用法上为粗末,都做一服,水二大盏,加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食远温服。

功用温中行气,祛湿消胀。

主治腹中虚寒胀痛。

方义本证因脾胃寒湿阻滞所致,故用草豆蔻、益智仁、半夏温中燥湿,茯苓、泽泻渗湿,木香、枳实、青皮、陈皮、神曲理气消食除胀,当归养血活血,黄芪益气,甘草和中。

运用本方温中燥湿行气为主,故临床主要用于腹胀,腹痛。方中黄芪可随时加减,李东垣云:“冬月加黄芪五七分,春夏止服。”

附注附方1 草豆蔻汤

组成:草豆蔻(去皮)、人参、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各一两,甘草(炙,锉),桂(去粗皮)各半两

功用:进食和气

主治:脾胃气冷热不和

出处:《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附方2 草豆蔻汤

组成:草豆蔻(去皮)一两半,厚朴(去粗皮,姜汁炙)二两,桂(去粗皮)、高良姜、当归(锉,焙)各一两。

主治:厥逆冷气,上攻心痛,不食。

出处:《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附方3 草豆蔻汤

组成:草豆蔻(去皮)、木香、桂(去粗皮)、芎䓖、赤芍药、白术、槟榔(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30g),当归三分(锉,炒)(23g)。

功用:散寒行气

主治:腹胀,肠鸣切痛,不入食。

出处:《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附方4 草豆蔻汤

组成:草豆蔻(去皮)、藿香(用叶)各半两,丁香一分,白术半两,桂(去粗皮)一分,枳壳(去瓤,麸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山芋各半两。

功用:和胃下气。

主治:干呕。

出处:《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附方5 草豆蔻汤

组成:草豆蔻(去皮)三枚,当归(切,焙),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甘草(炙),芍药各一两,枳壳(去瓤,麸炒),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各三分。

主治:室女月水不利,攻腹刺痛。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附方6 草豆蔻汤

组成:草豆蔻二枚(去皮)、高良姜、人参、甘草、干木瓜(锉)各一分,白茯苓(去黑皮)、桔梗(炒)各半两。

主治:小儿洞泄不止。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附方7 草豆蔻汤

组成:草豆蔻四两,肉豆蔻二两,人参一两,甘草五两,白檀香半两,茯苓二两。

功用:醒酒和气。

出处:《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御医撮要》

附方8 草豆蔻汤

组成:草豆蔻(煨)、高良姜、广皮、陈神曲(炒)、吴茱萸(汤泡)五分,茯苓,半夏各一钱,炙甘草三分。

主治:客寒犯胃,或过食生冷,中脘疼痛,手足厥逆,脉见弦紧。

出处:《古今医彻》卷三

123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郑燕飞 - 讲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