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一个生态系统处在中等程度干扰时,其物种多样性最高。这是由于过度的频繁干扰,不利于处于演替后期的要求较稳定生境的种类生存;而干扰程度很低,由于竞争排除法则,不利于处于演替前期的种类生存。该假说是由美国学者J. H.Connell于1978年提出的,故又称Connell中度干扰假说。1
定义由美国生态学家康奈尔(J. H. Connell)等人于1978年提出的一个假说,认为中等程度的干扰频率能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如果干扰频率过低,少数竞争力强的物种将在群落中取得完全优势;如果干扰频率过高,只有那些生长速度快、侵占能力特强的物种才能生存下来;只有当干扰频率中等时,物种生存的机会才是最多的,群落多样性最高。2
中度干扰假说的理由干扰理论是生态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断层形成的频率影响物种多样性。据此Connell等提出了中度干扰假说(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即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高多样性。其理由是:
1、在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缺口,如果干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因而多样性较低。
2、如果干扰间隔期较长,使演替过程能够顶级期,多样性也不很高。
3、只有中等程度的干扰使多样性维持较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
适用于热带雨林中度干扰假说(IDH)认为局部物种多样性在中等强度干扰下最高。在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比如热带森林,解释物种共存和多样性格局,以及验证中度干扰说在热带森林中的作用的研究是缺乏的、小尺度的以及有争议的。
作者使用了前所未有的大尺度数据库 (2504个1公顷样地和331 567株树木),检验IDH在湿润、潮湿和干燥三种热带森林中能否解释物种多样性变异;他们同时分析了支配植物功能类群之间不同响应的基本机理。研究发现:比起热带湿润森林,干扰能更多地解释热带干燥森林多样性的变异。随着干扰增加,先锋树种数量增多,耐荫树种减少,而中间类型物种变化不大。虽然物种多样性确实在中度干扰水平下达到高峰,但中度干扰假说不大能解释干燥热带森林之外其它森林的多样性变异;在湿润热带雨林中,干扰对于物种丰富度格局的重要性比以前人们认为的要小很多。
意义干扰理论对应用领域有重要价值。要保护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就不要简单地排除干扰,因为中度干扰能增加多样性。实际上,干扰可能是产生多样性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冰河期的反复多次“干扰”,大陆的多次断开和岛屿的形成,看来都是对物种形成和多样性增加的重要动力。同样,群落中不断地出现断层,新的演替,斑块状的镶嵌等,都可能是维持和产生生态多样性的有力手段这样的思想应在自然保护、农业、林业和野生动物管理等力面起重要作用。例如,斑块状的砍伐森林可能增加物种多样性,但斑块的最佳大小要进一步研究决定;农业实践本身就包括人类的反复干扰。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