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引遵义医学院方。具有驱蛔止痛之功效。主治胆道蛔虫症。
出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引遵义医学院方。
歌诀胆道蛔虫汤木香,延胡厚朴与槟榔。苦楝大黄使君子,驱蛔定痛急煎尝。
组成木香15g,槟榔30g,大黄9g,使君子、苦楝皮各15g,厚朴9g,延胡索15g。
用法水煎服。
功用驱蛔止痛。
主治胆道蛔虫症。
方义主要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所致的腹痛。方用槟榔、苦楝皮、使君子驱杀蛔虫,厚朴、木香、元胡行气止痛,大黄攻下排虫;诸药合用,共奏驱蛔止痛之功,为其配伍特点。
运用临床应用以胆道蛔虫症,腹痛较甚为辨证要点。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对乙酰胆碱、组胺和钾离子引起的离体豚鼠胆囊和兔胆道括约肌的收缩反应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体外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粪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附注附方1 驱蛔汤1号
组成:槟榔一两,使君子一两,乌梅五枚,苦楝皮五钱,川椒一钱,细辛一钱,木香四钱,枳壳二钱,元明粉三钱,干姜一钱。
主治:胆道蛔虫病蛔滞型,腹痛发作不频繁者,相当于单纯性胆道蛔虫病。
出处:《新急腹症学》引天津南开医院方
附方2 驱蛔汤2号
组成:牡蛎五钱,枯矾一钱,茵陈五钱,栀子三钱,木香三钱,枳壳三钱,郁金三钱,大黄三钱。
主治:胆道蛔虫病蛔隐型,临床症状已消退,但胆道造影蛔虫仍停留在胆道内者。
出处:《新急腹症学》引天津南开医院方
附方3 驱蛔汤3号
组成:槟榔一两,使君子八钱,雷丸三钱,苦楝皮八钱,川朴四钱,枳壳四钱,大黄三钱。
主治:胆道蛔虫病恢复期,自觉症状已全消退者。
出处:《新急腹症学》引天津南开医院方
12345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孙良明 - 博士 - 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广安门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