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注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在腹直肌内缘;布有腹壁下动、静脉;有第10、第11肋间或肋下神经分布。主治腹痛、便秘、泄泻等肠胃病证;月经不调。操作方法为直刺1~1.5寸。
名称释义(1)中注。中,与外相对,指里部。注,注入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冷降经水由此注入体内。本穴物质为四满穴传来的水津湿气,至本穴后则散热冷降为地部经水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体内,故名。
(2)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即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功效利湿健脾。
治法寒则通之或地刺出血或先泄后补或灸之,热则补之或水针。
定位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1。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布有腹壁下动、静脉;有第10、第11肋间或肋下神经分布。
主治1. 腹痛、便秘、泄泻等肠胃病证;
2. 月经不调。
操作直刺1~1.5寸2。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附件炎、睾丸炎等。
配伍配三阴交、次髎主治月经不调。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翟煦 - 博士、助理研究员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