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大防风汤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大防风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一。具有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之功效。主治足三阴亏损,风寒湿乘虚浸入,发为痹证。

组成人参、白术、防风、黄芪(蜜炙)、熟地、杜仲各二钱,白芍、牛膝、羌活、附子各一钱,肉桂、甘草(炙)各七分,川芎一钱半,当归一钱半,生姜一钱。

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

主治足三阴亏损,风寒湿乘虚浸入,发为痹证。

方义肝主筋,肾主骨,筋肉、骨节有赖气血之充养。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腠理疏松,则风寒湿邪乘虚侵入,留滞肌肤、经络、关节,痹阻血脉而成痹。治当祛邪与扶正兼顾,法宜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湿,止痹痛。方中防风辛温轻散,润泽不燥,为风药中之润剂,功能祛风胜湿,散寒止痛,并可通经活络,风湿病之周身骨节疼痛,四肢拘挛者,每用为要药;与羌活相伍,长于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止痹痛;配以附子通行十二经,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祛湿止痛。更以熟地、杜仲、牛膝温补肝肾,强壮筋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即四君子汤加黄芪,补气健脾,资助化生之源以壮气血;当归、白芍、川芎合熟地,属四物汤,取其补血行血,又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少用肉桂配入补气血药中,能鼓舞气血之生成。甘草兼以调和诸药。综观全方,具有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之特点,对于肝肾气血不足,风寒湿痹之证,颇为相宜。

运用临床运用以症见筋肉关节肿胀,骨节烦痛,屈伸不利,肌肤麻木,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等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疼痛较剧者,可加制川乌、白花蛇等以助搜风通络止痛之效;寒邪偏盛者,可加细辛、干姜等以温经散寒;湿邪偏盛者,可去熟地,加秦艽、防己、薏苡仁等祛湿舒筋。

使用注意痹证属湿热、实证者,皆非其所宜。

附注附方1 大防风汤

组成:防风、当归、麻黄、白术、甘草各十八铢,黄芩三十铢,茯苓、干地黄、附子、山茱萸各一两。

功用:疏风辟邪,除湿止痛。

主治:中风,发热无汗,肢节烦,腹急痛,大小便不利。

出处:《千金》卷八

附方2 大防风汤

组成:防风(去芦)、白术、杜仲(去粗皮,炒令丝断)、川当归(洗)、熟干地黄(洗)、白芍药、黄芪(微炒)各二两,羌活(去芦)、牛膝(去芦)、甘草(炒)、人参(去芦)各一两,附子(炮,去皮脐)、川芎各一两半(抚芎不可用)。

功用:祛风顺气,活血脉,壮筋骨,除寒湿,逐冷气。

主治:患痢后脚痛痪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风;或两膝肿大痛,髀胫枯腊,但存皮骨,拘挛跧卧,不能屈伸,名曰鹤膝风。

出处:《百一》卷三

附方3 大防风汤

组成:熟地黄、防风、白术、当归、杜仲(制)、黄芪(炙)、白芍药各二两,羌活、牛膝(制)、人参、甘草各一两。

主治:诸虚损风冷,腰膝筋骨疼痛。

出处:《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如宜方》

附方4 大防风汤

组成:防风二钱,当归、熟地、生黄芪、川杜仲各三钱,党参、白术、羌活、川芎各钱半,淮牛膝、生赤芍各一钱,淡附片、官桂、清炙草各五分。

功用:温阳通脉,祛寒化湿。

主治:肢脱,有脱一足者,有脱二足者,有仅脱足趾者,由秋夏露卧,为寒所袭,焮热内作,搏于肢节,痛彻于骨,遇寒尤甚,以热熨之稍减者。

出处:《重订通俗伤寒论》

12345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孙良明 - 博士 - 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广安门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