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癣病,中医病名。是指发于1-2岁婴儿的过敏性皮肤病。又称胎疮。其特点是好发于头面,重者可延及躯干和四肢,患儿常有家族过敏史,多见于人工哺育的婴儿。相当于西医病名婴儿湿疮。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名词解释是指发于1-2岁婴儿的过敏性皮肤病。又称胎疮。其特点是好发于头面,重者可延及躯干和四肢,患儿常有家族过敏史,多见于人工哺育的婴儿。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及特点,与西医病名婴儿湿疮基本相同。
病因总因禀赋不耐,脾胃运化失职,内有胎火湿热,外受风湿热邪,两者蕴阻肌肤而成;或因消化不良、食物过敏、衣服摩擦、肥皂水洗等刺激而诱发。
病机1. 胎火湿热 湿热浸入,热重于湿,故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
2. 脾虚湿盛 饮食不节,日久伤脾,脾虚生湿,蕴积肌肤,故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
诊查要点诊断依据1. 患儿常有家族过敏史,多见于人工哺育的婴儿。
2. 皮损好发于颜面,多自两颊开始,渐侵至额部、眉间、头皮。
3. 反复发作,严重者可侵延颈部、肩胛部,甚至遍及全身。
4. 皮损形态多样,分布大多对称,时轻时重。在面部者,初为簇集的或散在的红斑或丘疹;在头皮或眉部者,多有油腻性的鳞屑和黄色发亮的结痂。
5. 病轻者,仅有淡红的斑片,伴有少量的丘疹、小水疱和小片糜烂流滋;病重者,红斑鲜艳,水疱多,以糜烂流滋为主。亚急性者,水疱减少,暗红色斑片,丘疹稀疏,附有鳞屑。
6. 若过分搔抓、磨擦、洗烫,则糜烂加重,流滋增多,并可向颈部、躯干、四肢蔓延。常因皮肤破损而继发感染,引起附近臖核肿痛,伴有发热、食欲减退、便干溲赤等全身症状。因剧痒患儿常用手搔抓,烦躁,哭闹不安,常影响健康和睡眠。
病证鉴别1.接触性皮炎 有明确的接触史。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以红斑、潮红、肿胀、水疱为主,形态较单一,边界清楚,去除病因后很快痊愈,不复发。
2.牛皮癣 皮损好发于颈项、四肢伸侧、尾骶部。初为多角形扁平丘疹,后融合成片,典型损害为苔藓样变,皮损边界清楚,无糜烂渗出史。
辩证论治辩证要点本病从虚实来辩证。实证表现为皮肤潮红,红斑水疱,抓痒流滋,甚则黄水淋漓、糜烂,结黄色痂皮;虚证表现为初起皮肤暗淡,继而出现成片水疱,瘙痒,抓破后结薄痂,患儿多有消化不良,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
治疗原则本病以利湿止痒为治疗原则,辅以外治法。实证给予凉血清火,利湿止痒;虚证给予健脾利湿。
证治分类1.胎火湿热证
证候:皮肤潮红,红斑水疱,抓痒流滋,甚则黄水淋漓、糜烂,结黄色痂皮;大便干,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凉血清火,利湿止痒。
方药:消风导赤汤加减。
常用药:生地、赤芍、牛蒡子、白鲜皮、银花、薄荷、木通、黄连、甘草。
2.脾虚湿蕴证
证候:初起皮肤暗淡,继而出现成片水疱,瘙痒,抓破后结薄痂;患儿多有消化不良,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或白腻,脉缓。
治法:健脾利湿。
方药:小儿化湿汤加土茯苓、鱼腥草。
常用药:苍术、陈皮、茯苓、泽泻、炒麦芽、六一散。
其他疗法外治法
1.脂溢性和湿性:用生地榆、黄柏煎水或马齿苋合剂、2%硼酸水外用冷湿敷,待流滋、糜烂减轻后,选用青黛散油、黄连油或蛋黄油外搽。
2.干性:用三黄洗剂、黄柏霜外搽。
转归预后患儿常有睡眠不安,食欲不振,一般1—2岁之后可以痊愈,若2岁后反复发作,长期不愈,且有家族史、过敏史者,称为四弯风。
预防调护1.急性者忌用热水烫洗和肥皂等刺激物洗涤。
2.不论急性、慢性,均应避免搔抓,并忌食辛辣、鸡鸭、牛羊肉、鱼腥海鲜等发物。
3.急性湿疮或慢性湿疮急性发作期间,应暂缓预防注射。
文献摘要《圣济总录》:“论曰小儿体有风热,脾肺不利,或湿邪搏于皮肤,壅滞血气,皮肤顽浓,则变诸癣。或斜或圆,渐渐长大,得寒则稍减,暖则痒闷,搔之即黄汁出,又或在面上,皮如甲错干燥,谓之奶癣。”1
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曰庆 - 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