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性乳痈,中医病名。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的乳腺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多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发病,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炎症反应较轻。相当于西医浆细胞性乳腺炎。
名词解释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的乳腺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多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发病,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炎症反应较轻。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及特点,与西医病名浆细胞乳腺炎或乳腺导管扩张症基本相同。
病因病机素有乳头凹陷畸形,乳络不畅。因情志抑郁,肝气失疏,气血淤滞,经络阻塞。聚结成块,郁蒸腐肉酿脓而成,溃后容易成瘘。若气郁化火,迫血妄行,可致乳头溢血。
诊查要点诊断依据多见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女性,且多在非哺乳期、非妊娠期发病,病人多有先天性乳头全部凹陷或线状部分凹陷。多单侧乳房发病,亦有双侧乳房先后发病,呈慢性经过,病情表现多样,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年。
(1)乳头溢液:乳头溢液是本病早期的一种表现。多表现为间歇性、自发性,并可持续时间较长。溢液性状多为浆液性,也可为乳汁样、脓血样或血性。数量有多有少。输乳孔多有粉刺样物或油脂样物分泌,并带有臭味。
(2)乳头肿块:最为常见。往往起病突然,发病迅速。患者乳房局部疼痛不适,呈刺痛或钝痛,并发现肿块。肿块多位于乳晕区,或向某一象限伸展。肿块大小不等,直径大多小于3cm,个别可达10cm以上。肿块形状不规则,质地硬韧,边界欠清,无包膜,常与皮肤黏连,但无胸壁固定,可移动。继而肿块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红肿范围可迅速扩大,若炎症得不到控制,则形成脓肿,可出现乳房皮肤水肿,呈橘皮样病;或伴有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压痛。一般无全身发热。也有些患者一直以乳房肿块为主诉,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始终无明显的红肿表现。
(3)乳房部漏:脓肿自溃或切开后脓液中夹有粉渣样物,并形成与乳头相通的漏管,经久不愈,反复发作。
病证鉴别1.乳痈 粉刺性乳痈多见于40岁以上有先天性乳头凹陷畸形者,乳晕深部出现肿块,多反复溢流棕黄色或血性液体。而乳痈见于初产妇且在产后一个月内,以乳房部(不在乳晕部)结块,肿胀疼痛,继则红肿热痛,溃流黄稠脓液为主症。
2.乳癌 粉刺性乳痈乳晕深部出现肿块,边界清楚,不光滑,肿块向某一象限呈放射状延伸,患部隐痛。而乳癌乳房部结块,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边界不清,生长迅速,病久肿块溃烂,渗流脓血,污秽恶臭,疼痛日增,病情凶险。
3.乳核 乳核乳房部出现多为单发的圆形肿块,质地较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好,不痛,终不化脓。
4.乳痨 乳痨乳房结块如梅李,不痛,边界不清,皮肉相连,肿块溃后脓出清稀,夹有败絮样物,久不收口,易成窦道,多继发于肺痨、瘰疬之后。
5.乳癖 乳癖多见于30~40岁妇女,乳房部出现大小形状不一的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
相关检查1.乳腺X线钼靶摄片:在乳晕下区有均匀致密肿块阴影,边缘不清,形态不规则,偶尔见片状钙化灶。
2.乳头溢液涂片:在脓血性和乳汁样溢液涂片中,可见到大量的白细胞、吞噬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腺上皮细胞可因炎症而有形态上的改变。
3.乳腺肿块细针穿刺抽吸细胞检查:可发现多种细胞混杂,浆细胞较多见,还有其他炎性细胞。
辩证论治治疗原则本病以内治法为主,辅以外治法。乳头溢液患者,宜寻找病因,适当对症处理。乳房肿块尚未成脓时,促其消散。化脓成漏管者,可配合外治疗法。
证治分类1.肝经郁热证
主证:乳头凹陷,乳晕部结块红肿疼痛;伴发热,头痛,大便干结,尿黄;舌质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疏肝清热,活血消肿。
代表方:柴胡清肝汤加白花蛇舌草、山楂。
常用药:川芎 、当归、白芍 、生地黄、 柴胡 、黄芩 、山栀、 天花粉、 防风 、牛蒡子、 连翘 、甘草。
2.正虚邪滞证
主证:脓肿自溃或切开后久不收口,脓水淋漓,形成乳漏,时愈时发,局部有僵硬肿块;舌质淡红或红,舌苔薄黄,脉弦。
治法:扶正托里。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常用药:人参、 黄耆(盐水拌炒)、 当归、 川芎、 芍药(炒)、 白术、 茯苓、 金银花、 白芷、甘草。
转归预后本病病程较长,若病情较轻,早期诊断、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病情较重者,病程可长达数月或数年。
预防调护1.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2. 增加营养食物,忌食鱼腥发物、辛辣刺激之品。
3. 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的虚劳病变。
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清泉 - 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