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滞肌肤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内外邪毒相搏结,凝聚肌肤所表现出来的一类病证。根据病变脏腑不同,其证候类型及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于有头疽。
病因内有脏腑蕴毒,复感毒邪。
病机内有脏腑蕴毒,复感毒邪,热毒内蕴,火毒炽盛,蕴结肌肤而发。
辨证要点局部红肿高突,灼热疼痛,伴发热,口渴,舌苔红,脉数有力。
临床表现多见于状年正实邪盛者。局部红肿高突,灼热疼痛,根脚收束迅速化脓脱腐,脓出黄稠;伴发热,口渴,尿赤;舌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泻火,和营托毒。
常用方剂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
常用中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
其他疗法外治法,初起用金黄膏加千捶膏外敷。溃脓期用金黄膏掺八二丹外敷;如脓水稀或灰绿,则改掺七三丹;若腐肉阻塞,脓液积蓄难出而有波动时,可按疮形大小采用“十”字、双“十”字,或平行纵切开术,手术的原则是广泛切开,清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收口期用白玉膏掺生肌散外敷;如疮口腐肉一时不能粘合,可用垫棉法,如无效时,则应采用手术清创。
预防调护1.高热时卧床休息,多饮开水。
2.患有头疽之后,切忌挤压、碰伤。在头部者,可用四头带包扎;在上肢者宜用三角巾悬吊;在下肢者宜抬高患肢,减少活动。
3.忌食鱼腥、辛辣等发物或甜腻食物。
转归体虚之际,容易发生,故消渴患者常易伴发本病。如阴虚之体,每因水亏火炽,而使热毒蕴结更甚;气血虚弱之体,每因毒滞难化,不能透毒外出,如病情加剧,极易发生内陷。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丽 - 中医副主任医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