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痰凝证,中医病证名。是阳气不足,气血不和,风寒湿邪入侵经髓而表现的证候。常见于流痰。
病因病机后天失调,以致肾亏骼空;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痰浊凝聚。复因风寒湿邪乘隙而入,致邪袭经髓骨髓,气血凝滞。
辨证要点阳气不足,气血亏损,风寒痰浊之邪乘虚侵入筋骨,使骨骼气血失和,寒痰凝集,瘀阻不通,故患处隐痛,功能活动障碍;气血不足,阳气虚弱,故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为阳虚之象。
临床表现患部隐隐作痛,不红不热,肿胀不显,继而关节活动障碍,动则痛甚;伴神疲乏力,食欲减退,畏寒肢冷;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益肾温经,散寒化痰。
方剂阳和汤加减。
常用中药麻黄、熟地、白芥子、炮姜、甘草、肉桂、鹿角胶。
常见病流痰。
预防调护1. 注意饮食调理,平时宜多食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骨髓等;在病变进展时,忌食鱼腥、酒类及葱、椒、大蒜等发物。
2. 宜清心静养,节制房事,以利康复。
3. 若并发瘫痪者,应经常帮助其变换体位和擦浴,预防褥疮发生。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段汝钦 - 中医主任医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