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经络气血运行被风痰瘀血等病理产物所堵塞,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的病证。
病因情志内伤,饮食不节。
病机 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气、瘀,其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如肝肾阴虚,阳亢化火牛风,或五志化火动风。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火热炼液为痰。暴怒血苑于上,或气虚无力推动,皆可致瘀血停滞。四者之间可互相影响或兼见同病,如风火相煽,痰瘀互结等。严重时风阳痰火与气血阻于脑窍,横窜经络,出现昏仆、失语、喎僻不遂。
辨证要点 半身不遂,舌强语謇,苔滑腻,舌暗紫,脉弦滑。
临床表现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常用 方剂 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
常用中药 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桃仁、红花、茯苓、人参、甘草、橘红、胆星、半夏、竹茹、枳实、菖蒲。
常用腧穴内关、水沟、风池等。
预防调护中风病的预防,在于慎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适度,重视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节饮食是指避免过食肥甘厚味、烟酒及辛辣刺激食品,节制性生活,保持心情舒畅,稳定情绪,避免七情伤害。病情稳定后,可配合推拿及功能训练,并指导病人自我锻炼,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转归中风病的病死率与病残率均高,其转归预后与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邪气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及治疗的正确及时与否、调养是否得当等关系密切。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段汝钦 - 中医主任医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