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膜侵睛,中医病名。以白色翳膜自白睛侵及黑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症见黑白睛交界处出现灰白色小泡,并能侵至黑睛,严重时,小泡可融合成片,愈后遗留云翳,患眼畏光, 刺痛流泪,病状常反复发作。
名词解释指以白色翳膜自白睛侵及黑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历史沿革本病名见于明代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又称为白膜蔽睛(《目经大成·卷之二上》)。概述谓:“此症出起,势甚轻微,次后赤涩有泪,混睛生翳,日久诸轮廓皆坏,虽略能行走,瞳孔不见影动,且障稍高于睛,状如小小狗脊,故独以膜名。”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西医认为该病是角膜结膜组织在机体对某种内生性毒素已形成的敏感状态基础上,对这种毒素所表现的变态反应。
病因多因肺肝热毒,风湿热邪,阴虚邪恋而致。肺经风热或肝火上攻。
病机肺肝热毒炽盛,可致金乘肝木;风湿阻络,热邪攻目;阴虚邪恋,真阴耗伤,虚火上炎,皆可发生本病。
主要病机是肺火太盛,金乘肝木。
1、肺热蕴结,侵犯肝经,脉络壅滞。
2、风湿之邪郁滞,积久化热,上损白睛、黑睛。
3、过劳纵欲等,真阴暗耗,虚火上炎所致。
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指金疳玉粒生于黑睛边际,致使黑睛边缘有似白膜入侵的病变。
2、火疳反复发作,致使热邪侵及黑睛深层,造成黑睛边际发生舌形混浊,尖端朝向中央的病变。其色初呈灰白或灰黄,以后逐渐变浅蓝或白色,终则呈瓷白色,而黑睛边缘参差不齐。
二、病证鉴别与风轮赤豆鉴别:主要是从病变初起位鉴别,风轮赤豆起病于黑睛,而本病是从白睛发病。
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原发病
(1)金疳为原发病,可见金疳颗粒发于黑睛边际,渐泛黑睛,使黑睛边缘似有白膜。
(2)火疳为原发病,为火疳反复发作,使热邪深入黑睛深层,则黑睛边际有舌形或三角状白膜混浊,尖端朝向中心,.并逐渐发展,无溃疡,无赤脉缠绕。病情可呈瓷白色,黑睛边缘参差不齐。 一
2、辨自觉症状
自觉症状可有羞明流泪,目珠疼痛剧烈。
3、辨他觉症状
他觉症状主要为白睛深层有单个或多个紫红色斑块,渐泛黑睛,黑睛易发生白色混浊。
二、治疗原则清热养阴,明目退翳 。
三、证治分类1、肺肝热毒(自膜侵睛)
证候:白睛深层有一个或多个紫红色斑块,黑睛出现舌状白色混浊,疼痛剧烈,羞明流泪,舌红,少苔,脉数弦。
治法:泻肺散结,清肝退翳。
代表方:菊花决明散加减。
常用中药:菊花、石决明、草决明、羌活、防风、生甘草、天花粉、木贼草、川芎、黄芩、蔓荆子、生石膏、玄参
2、阴虚邪留(白膜侵睛)
证候:本病后期,白睛深层紫红色斑块隆起,逐渐消退,渐变青蓝,患处白睛变薄,失去光泽,黑睛舌状混浊渐成瓷白色,或陶瓷青灰色,可反复发作,舌红,脉数弦。
治法:滋阴降火。
代表方:知柏地黄汤加味。
常用中药:知母、黄柏、生地黄、牡丹皮、山药、泽泻、山萸肉、白茯苓、白蒺藜、菊花、蝉蜕、密蒙花、谷精草
3、风湿热邪攻目(白膜侵睛)
证候:畏光流泪,头目疼痛,白眼深层有结节隆起,局部壅肿,白睛混赤,向黑睛蔓延时,黑睛深层出现舌状混浊,肢节疼痛,舌红苔腻,脉濡数。
治法:祛风除湿,清热散结。
代表方:羌活除湿汤。
常用中药:牡丹皮、赤芍、黄芩、桑白皮、苍术、藁本、柴胡、防风、升麻
其他疗法1、外治法
(1)选用八宝眼药(炉甘石、冰片、珍珠、硼砂、麝香、熊胆、野荸荠、海螵蛸,共为细末)点眼,每日3次。适用予本病各证。
(2)必要时用醋酸可的松眼药水滴眼,每日3~4次。
(3)若瞳孔缩小者,用1%阿托品滴眼液滴眼散瞳。 ·
(4)热敷局部以止痛。
2、验方单方
朱砂煎:黄连、黄柏、秦皮、细辛、白芷各15克,乳香3克,朱砂、冰片各0.3克,蜂蜜100毫升,先将前5味加水500毫升入煎,煎至250毫升过滤,然后加乳香、蜂蜜、朱砂,再加热微煎,最后入冰片,略煎后过滤,净得药水250毫升,每隔2小时滴眼1次。适用于本病各证。
3、针灸
(1)体针:主要取行间、睛明、太阳,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风湿热邪攻目者,配泻风池、大椎、曲,能达祛风除湿清热散结之功;阴虚恋者配以三阴交、太溪可滋阴降火。
(2)耳针:取眼、目1、肝、肝阳,局部消毒,毫针刺,施捻转手法,每日1次,留针15"-'30分钟。适用于本病各证。
4、推拿
(1)处方:按揉睛明、太阳、曲池、行间5分钟。
(2)加减:肝肺热毒,加按大榷、合谷以泻肺清热l风湿热邪攻目,加按风池、阴陵泉以祛风除湿;阴虚邪恋,加按三阴交、太溪以滋阴降火。
转归预后本病虽可反复发作,迁延日久,但治疗恰当,调摄合理,则渐消而愈,目力不损,预后良好。
预防调护宜少食辛辣炙爝之品,以防助热伤阴;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适时药物调补,以防复发。
文献摘要《古今医统》:“此症肝虚肺盛,故有白膜侵上黑睛。白珠多赤,亦肺有火邪。”
12345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龚小刚 - 博士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