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儿腹泻,中医病名。因脾胃嫰弱,感受外邪,脾胃受纳运化失调所致。以婴儿出现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一般预后良好,但若病情严重或治不及时,可发生伤阴、伤阳之重证,甚则产生危候。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婴幼儿腹泻。
名词解释初生儿腹泻是指因脾胃嫰弱,感受外邪,脾胃受纳运化失调所致的,以婴儿出现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
历史沿革关于初生儿腹泻,历代儿科医家多不单独论述,而寓于小儿泄泻篇章之中。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西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一方面,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完善,胃液酸度偏低,抗感染能力低,对食物的耐受力差,如果受冷、受热、吃了不洁或不消化食物及发热感冒等都会发生腹泻。另一方面,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胃肠道的负担较重,也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原因。
病因初生儿腹泻与小儿泄泻均属脾胃疾病,但初生儿初离母体,脾胃功能尤为不足,稍有哺乳不当,则易使脾肖受纳运化失调,出现腹泻、呕吐等功能紊乱现象。在发病内因方面,责之初生儿脾胃嫩弱,在外因方面,则多为外感。
病机本病多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运化功能未旺,或先天禀赋不足,更加风寒外侵,内传脾胃,或风寒直中胃肠,使脾胃升降失常,肠腑传导失司,清浊不分,并走肠间,发为泄泻;或饮食所伤,更伐脾胃阳气;或乳积化湿生热,湿热蕴结,下注大肠而为泄泻。
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有乳食不节或感受外邪等病史。
2、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3、重者腹泻及呕吐较严重,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泔,口唇樱红,呼吸深长等症。
4、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5、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病原体。
二、病证鉴别痢疾: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下脓血为主要表现;大便镜检可见红、白细胞及脓球。
辩证论治一、辩证要点辨汪要点应审证求因,辨别寒热虚实,区别伤阴伤阳的程度。
1.辨寒热虚实:初生儿泄泻,虽有感受外邪内伤乳食脾胃虚寒之分,但因患儿脏腑幼嫩,神气怯弱,对证候的反应不够突出,且病情传变迅速,幻变多端,因此辨证主要按寒热两大类证入手。如表现身热,哭声有力,大便色黄,溺短,苔黄腻者为热;表现肢凉,啼哭声无力,大便清稀,溺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者为寒。
2.审伤阴伤阳:暴泻伤阴,久泻伤阳。伤阴伤阳皆可危及生命,放应掌握伤阴伤阳的证候,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1)伤阴证:眼窝及前囟凹陷,皮肤干涩,弹性减弱,精神萎靡,口渴,啼哭无泪,呼吸深快,无尿或少尿,唇红,舌苔少、舌质干红。
2)伤阳证:面色苍白、口鼻气凉、四肢厥冷,皮肤发花、舌淡。
3)阴阳俱虚证:伤阴伤阳证同时存在。
3.辨轻重缓急:轻、重证的鉴别要点如下:
1)轻证:大便日约十次左右,每次排便量不多,或量虽多而次数不频,不伴频繁呕吐,尿量如常或稍减,无明显的伤阴伤阳的证候。
2)重证:可由轻证转变而来,或一开始即是严重腹泻,大便每日十次以上,或暴注下迫,日夜无度;多伴频繁呕吐,体温升高或不升,尿少或无尿,伤阴伤阳证候明显。
二、治疗原则本病需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则。临床遣方选药,既要符合病证之需要,也要顾及初生芽儿脾胃虚弱,故苦寒消导攻伐之品更应注意中病即止。治疗水泻(濡泻)不可过用渗利,渗利太过必损阴津。
久泻虚寒之证,若无实邪内蕴,为防止继续伤阴,温运厨涩两法,常可同时应用。时刻注意益阴扶阳,保持气、液输布平调,避免病情的发展。
三、证治分类1.乳食内积证
主证:大便稀薄,夹有乳块,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腹痛腹胀,嗳气纳呆,恶心呕吐,苔多白腻或垢腻,指纹滞。
治法:消食和中。
代表方:消乳丸。
常用中药:香附、甘草、陈皮、缩砂仁、神曲、麦蘖。
2.风寒束表证
主证:大便稀薄,色淡夹泡沫,气味稍臭,肠鸣腹痛,兼恶寒发热,咳嗽流清涕,舌质淡,苔薄白,指纹浮。
治法:发表散寒,化湿止泻。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
常用中药:藿香、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厚朴、苦桔梗、大腹皮、陈皮、姜汁、炙甘草。
3.肠道湿热证
主证:泻下急迫量多,气味秽臭,粪色深黄,小便短少,食欲不振,精神烦躁或倦怠,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腻,指纹紫红。
治法:清利肠道湿热。
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加藿香;六一散。
常用中药:葛根、黄芩、黄连、藿香; 滑石、甘草。
4.脾气亏虚证
主证: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大便溏薄,食后即泻,多吃多泻,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嗜睡,睡时出汗及露睛,舌淡苔白,指纹色淡。
治法:补脾止泻。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
常用中药: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
5.脾肾阳虚证
主证: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淡白,精神萎靡,舌淡苔白,指纹淡紫。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代表方: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常用中药:人参、白术、干姜、附子、炙甘草、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
6.气阴两虚证
主证:泻下无度,精神萎靡,眼眶,囟门凹陷,甚则腹部凹陷如舟,皮肤干燥,消瘦,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唇红而干,小便短赤,甚则无尿,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
治法:益气养阴。
代表方:人参乌梅汤。
常用中药:人参、莲子、炙甘草、乌梅、木瓜、山药。
7.阴竭阳脱证
主证: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四肢厥冷,多汗,气息低微,舌淡,苔薄白。
治法:回阳固脱。
代表方: 参附龙牡汤。
常用中药:人参、附子、龙骨、牡蛎。
其他疗法1.针灸疗法:针刺可取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内庭、气海、曲池等穴位,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灸法可取足三里、中脘、神厥等穴,用于脾气亏虚、脾肾阳虚腹泻。
2.推拿疗法:揉外劳宫,清板门,清大肠,摩腹,揉足三里,用于乳食内积证。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灸龟尾,用于风寒束表证。推天河水,推上三关,揉小天心,揉内、外劳宫,清大肠,用于肠道湿热证。补脾经,补大肠,揉足三里,摩腹;推上七节骨,用于脾气亏虚证。
3.中成药:可选用藿香正气水、红灵丹等内服。
转归预后一般预后良好,但若病情严重或治不及时,可发生伤阴、伤阳之重证,甚则产生危候。
预防调护1.产院新生儿室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证乳汁消毒。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喂养儿发病率低)。
2.发现新生儿腹泻时应立即隔离,对粪便应作消毒处理。接触者应密切观察有无症状发生,以便及早隔离。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有无带菌情况。
3.避免新生儿风寒直中,尤应注意其腹部保温。
4.患儿应控制饮食,轻证者减少每次的乳量,重证者禁食8-12小时,随病情好转逐渐增加喂母乳或稀释牛乳,禁食期间应予补液。
5.要勤换清洁尿布,以防止尿布皮炎。
文献摘要《小儿药证直诀》:“出生三日内吐泻壮热,不忘乳食,大便乳食不消,或白色,是伤食,当下之,后和胃,……初生三日以上至十日吐泻身温凉……大便青白色,乳食不消,此上实下虚也。”
《证治准绳》:“小儿初生三日内,吐泻壮热,……是伤寒。”“脏寒泻,粪如青竹色,不稀不稠,或下青水,未泻时腹痛而呜,叫哭方泻,多是生来三五月内有此,周岁则无。”
123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龚小刚 - 博士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