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集要》,3部8卷,明·王纶撰于弘治九年(1496年)。上部(1卷)为总论,辑录《本经》序例及金元医家论说,论述了药性、气味、制方用药之法等内容。中部(5卷)论述药物545种,每药简述君臣、性味、阴阳、良毒、归经、反畏等,次列功效主治,后录单方,末加按语,讨论药理、配伍运用等。对于药物之编排,此书一改以玉石为首之旧例,而以草为首;又以“人为万物之灵”,故列人部于最后,此后《本草蒙筌》等书多仿其编例。下部(2卷)为药性分类,分治气、寒、血、热、痰、湿、风、燥、疮、毒、妇人、小儿等12门予以阐介。
成书背景本书撮取《证类本草》之要,参以李东垣、朱丹溪等名医著作互相考订而成。
流传版本现存明正德五年(1510)刊本及多种明刊本。
作者简介王纶,字汝言,号节斋。约生活于明代成化、正德年间,浙江慈溪人,出身于官僚家庭。幼年攻举子业,因其父中岁多病,纶与兄少年多疾,而乡间却无良医,治病鲜效,故遵父训,利用余力研求岐黄。成化二十年(1484)举进士,(一说1489年),历任工部都司主事、礼部主客员外郎、鸿胪寺通事、礼部仪制司郎中诸官,后升任广东参政、湖广布政使、广西左布政使等职,政绩卓著。正德年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镇压农民起义。王氏为官之余,从未放松对医学的钻研,《慈溪县志》记载他“朝听民讼,暮疗民疾,历著奇验”,终成一代名医。著有《明医杂著》《本草集要》《医学问答》、《节斋医论》等。
内容简介《本草集要》将古本草加以集要整理,共分三部。第一部(卷一)总论药性,多引用《神农本草经》、《内经》之说。第二部(卷二至六)将药物分为草、木、菜、果、谷、石、兽、禽、虫鱼和人十类,共545种。每种分记其七情、性味、升降、有毒无毒、分经、主治功用、附方等内容。第三部(卷七至八)将药性分类,分为气、寒、血、热、痰、湿、风、燥、疮、毒、妇人及小儿共12门。每门又分若干类,如治气门又分补气、清气、温凉药;温气、快气、辛热药;行气、散气、降气药;破气、消积、气药四类,每类记述各种药物的具体用途及配伍等,是为本书的特点。
影响评价《医籍考》引李时珍曰“《本草集要》,弘治中,礼部郎中慈溪王纶,取本草常用药品,及洁古、东垣、丹溪所论序例,略节为八卷,别无增益,斤斤泥古者也。”单本书的编写方式实际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产生了一定影响。
123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丰聪 - 副教授 - 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