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伤寒指掌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伤寒指掌》是一部论述伤寒、温病的专著,4卷,清代嘉庆年间吴贞(坤安)所著。吴氏于伤寒、温病学说兼收并蓄,融伤寒温病于一家,结合自己治疗外感病证三十余年的经验著成《伤寒指掌》一书,意在将正伤寒与类伤寒分别辨治,创“六经自感说”,强调采用综合辨证的方法辨治外感病,并对伤寒、温病的舌象变化有较详细的记载。

成书背景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是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两大学术流派,经过长期的发展,到了清代中期两大学术流派出现了相融合的趋势,《伤寒指掌》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

流传版本《伤寒指掌》于1796年著成,现存最早刻本为嘉庆十二年(1807年)刻本。

校注、整理《伤寒指掌》刊刻后,经清代医家、吴贞的同乡邵根仙评点,再经何廉臣重订并加按语,更名为《感症宝筏》刊行于世。

作者简介吴贞,字坤安,乌程(现浙江吴兴)人。清代医学家,曾经亲聆叶天士、薛生白等大家的教诲。吴氏少多疾病,遂究心于医,上自《灵枢》 《素问》,下迄金元明清诸家医书,无不悉心研求。吴氏认为方中行之《条辨》、喻嘉言之《尚论》、柯韵伯之《来苏集》、王晋三之《古方注》都能独出心裁,别开生面;对薛生白、叶天士等将温热之治不混于伤寒,则极为赞同。行医三十年,对诊治外感病颇有心得,于1796年著成《伤寒指掌》一书。

书评、序言花氏原序

上古之人,察天地浑穆之气以生,寿永而无病。中古自神农氏尝百草、分经络,始知有药,始知有病。岐伯氏通脉理,辨病因,始知有医。圣人惧后世疾痼而不求治,则著《灵枢》、《素问》两书以垂后。后人宗之,代有名医,各有著论,随时施治,无非救世之苦心。然而病情多端,其变幻叵测,而速于死者莫如伤寒一证。药一误投,病不可挽。诸名家述伤寒,略而不周。惟张仲景先生定一百一十三方,治分六经,可谓约而赅矣。后学误以类伤寒作正伤寒,治而不分手足经,无怪乎病之浅者深,深者危,危者莫救。浙西吴坤安先生,亲炙吴中叶天士、薛生白两先生,深探伤寒、类伤寒之秘旨,应世三十年。凡遇感证,在经治经,在腑治腑,在脏治脏。无论虚实,数剂即愈,使病者不伤元气而易痊。其仁心妙手,闻之耳熟。惜先生安于家居,不肯轻出,余羁职守,南北间隔,徒欣慕焉。乃弟友石,辑先生平日所著书为四卷,名之日《伤寒指掌》,北来就正于余,并嘱序。余读其自序,观其门类及论证、用药、处方,分条析理,古今来治伤寒之法,莫能越其范围。知先生得力于仲景者深矣。而前后条辨诸书,俱成渣滓。故余乐为之序,以公诸世。学者获此书读之,循序而进,以治伤寒能分六经之法,即治杂证,亦无不应手以尽其妙,岂独能治伤寒、类伤寒哉!

嘉庆十有二年岁次丁卯中秋

太医院院使愚弟花映墀拜题

吴氏自序

仆少多疾病,薄弱无能,遂究心于医,以求卫生之道。无如质性愚鲁,医理深奥,曾将仲景《伤寒论》反复研求,不得其旨。乃旁索诸家之书,以求其理。惟《准绳》汇集诸贤之大成,非操明敏之资,不能溯流穷源。余皆独抒所见,别开径窦,不无与圣训相悖谬,徒滋心中之蛊惑。迨观方中行之《条辨》、喻嘉言之《尚论》,虽彼此互异,均可谓独出新裁,发明古训,揭叔和之伪,明仲景之真,不使鱼目混珠、玞珷乱玉,非方、喻慧眼灵心,谁能及此?更阅柯韵伯之《来苏集》、王晋三之《古方注》,尤能得仲景之深心,别开生面,故其发明方义,两贤如出一揆。至若辨六日传经之妄,辟三方鼎立之谬,改服麻桂于太阳未衄之前,移系白散于太阴误下之后,千古疑团,一朝打破。又谓仲景伤寒已兼六气,六经主病已赅杂证,非专指伤寒立言。柯氏以前,孰能指出厥旨?金刘河间,叔季人也。扰攘之世,炎火统运,见仲景伤寒,每详于寒而略于温,特著医书四种。其《直格》一书,每多发明温热之理,杂于正伤寒内,在乎明眼择取。厥后《绀珠》一书,亦宗河间之法,但以双解散用代麻黄、桂枝等汤,以治伤寒,则竟以伤寒为温热矣。不知仲景麻黄、桂枝等汤,原治伤寒;河间双解、通圣等法,原治温热。两不相侔,不可移易。一经倒施,祸如反掌。嗟乎!寒温之证,判若天渊;寒温之治,反如冰炭,何蒙混若此。赖周禹载、薛生白诸先生出,见世之伤寒正病绝少,类证殊多,寒病绝少,热证殊多,恐人误以伤寒正法施治,乃作《温热暑疫全书》济世。夫温热暑疫,皆热病也。其云:伤寒自表达里,温热自里发外,温病发于少阳,热病发于阳明。仲景黄芩汤治少阳温病,白虎汤治阳明热病,并非伤寒之方。此真发前人所未发,其觉迷救世之功,诚非浅鲜。近又出《伤寒第一书》云:仲景伤寒,治分九州,此书专主扬州分野。虽其说不足凭信,然观其用药,远热投凉,以透癍解毒为主,亦治温热之良法也。第求其六淫之治,未免寡陋。独叶天士先生所留治案,每寓伤寒于六气之中,妙法精义,无不毕备。其云: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温热须究三焦,此即先生分治寒温之大法,明示人不可以足经之药混治手经之病。只此二语,已得伤寒之肯萦。奈世人不察,反憾《叶案》无伤寒。甚矣,伤寒之难明也!仆自矜管窥之见、一割之能,述六经本病二卷,变病、类病二卷,先古法,次新法,古法悉本《准绳》《金鉴》《选注》《来苏》等集,新法则参叶、薛、张、周诸名家心得,酌古斟今,以求切用。书成,尚不敢出而问世,姑存之,以就有道之教政云尔。

嘉庆元年仲秋吉日苕南吴贞坤安氏识

章节目录伤寒指掌卷之一 类伤寒诸感证

伤寒指掌卷之二 正伤寒六经证

伤寒指掌卷之三 伤寒变证

伤寒指掌卷之四 伤寒类证

内容简介本书卷一首先以“类伤寒诸感证”为名,论述温病所属的冬温、春温、湿温等十九病及辨舌察目法。卷二与卷三论六经本病及变证。卷四再次以“伤寒类证”为名论述风温、温热、瘟疫、暑证、湿证、霍乱等温病所属各病。

吴氏在书中学术观点多有发明。如创“六经自感说”以补《伤寒论》三阴表证之未逮;在辨证方法上,吴氏主张综合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来辨治外感热病;并详细描述了外感热病的舌象变化。

影响评价《伤寒指掌》是寒温统一的代表著作,对后世外感病治疗影响广泛。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丰聪 - 副教授 - 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