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瘘是指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脏腑虚损,邪毒外袭所致的以耳轮脚前颞颥间红赤肿起、疼痛、脓液泌出、反复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耳病。西医学中先天性耳前瘘管、腮裂瘘管等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发生于耳后者,称为耳后瘘,可参考“脓耳变证”进行治疗。
“瘘病”首见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一般认为本病多由脏腑失调、气血不和所致,《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谓:“瘘病之生,或因寒暑不调,故血气壅结所作。”并言瘘“亦发两腋下及两颞颥间,初作喜不痛不热,若失时不治,即生寒热”,这里所指“颞颥间”的部位较相似耳前瘘管的部位。
【病因病机】1.禀赋不足,邪毒侵犯 先天不足,脏腑虚损,发育障碍,颞颥间皮肤腠理疏松,而成瘘道,邪毒乘虚而入,壅滞瘘道发为本病。
2.邪毒滞留,托毒无力 耳瘘日久,反复发作,邪毒滞留不去,气血耗伤,托毒无力,经久难愈。
【诊断要点】1.病史 耳瘘者于出生后耳前即可在发现有瘘管开口,挤压瘘口可有少许灰白色分泌物溢出。
2.临床症状 耳瘘一般无自觉症状。若染毒,则局部红肿疼痛,且常反复发作。耳瘘可单侧发病,亦可双侧发病。
3.局部检查 耳前瘘开口多位于耳轮大脚的前缘,少数亦可位于耳甲腔及外耳道等部位。未染毒者,瘘口周围皮肤如常,用探针可探知瘘道深度。若邪毒入侵,耳瘘染毒则可见瘘口周围红肿,成脓后有脓液自瘘口溢出,或脓肿破溃。
【辨证论治】 辨治思路:根据发病特点,采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益气养血,托毒排脓为主要治法,结合局部治疗。
一、内治法
1. 禀赋不足,邪毒侵犯
临床表现:瘘口及周围皮肤红赤肿起疼痛拒按,邪毒壅盛则红赤漫肿,疼痛剧烈,或局部跳痛难受,若脓成瘘口可有脓液溢出,或可伴有发热、头痛。舌质红,苔黄,脉数。
证候分析:先天不足,发育障碍,颞颥间皮肤腠理疏松,而成瘘道,邪毒乘虚而入,与气血相搏,壅结于瘘道,故瘘口周围皮肤红肿疼痛,甚则瘘口溢脓;发热、头痛、舌质红、苔黄、脉数为热证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且有轻宣散邪之效;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紫背天葵均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热毒甚者,可加黄连、板蓝根;血热者,加丹皮、生地;已成脓而排泄不畅者,加皂角刺、赤芍。
2. 邪毒滞留,托毒无力
临床表现:瘘口或周围肿起溢脓,脓液清稀,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全身可伴有疲倦乏力、纳呆便溏等。舌质淡红,苔白或黄,脉细。
证候分析:气血耗伤,托邪无力,邪毒滞留,化腐成脓,则瘘口或其周围溢脓,气血虚弱则反复难愈;乏力、纳呆、舌淡红、苔白或黄、脉细等均为气血不足、托毒无力之征。
治法:益气养血,托毒排脓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方中以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白芍、川芎、当归以补益气血;以金银花清解余毒;桔梗、白芷、皂角刺排脓。有纳差、便溏等症者,加薏苡仁、砂仁扶脾健脾;脓液黄浊者,加黄芩、蒲公英、野菊花之类清热解毒。
二、外治法1.外敷 耳瘘染毒后未成脓者,可用如意金黄散调敷。
2.切开排脓 瘘口周围脓肿形成者,应切开排脓,放置引流条。
3.挂线疗法 耳瘘长期流脓,经久不愈者,可用治瘘外塞药敷于瘘口,待脓液渐减或干净后,用药线如九一丹插入瘘道,使药物直接腐蚀瘘道壁,促使瘘管脱落,然后用生肌散调敷以生肌收口。
4.手术治疗 耳瘘控制感染后,可行瘘管切除术。
5.其他 早期未成脓时,可配合热敷、超短波及微波理疗。
【预防与调护】
(1)耳前瘘未染毒时,应注意局部清洁,忌挤压及搔刮,以防感染。
(2)积极治疗脓耳,以免脓汁流窜形成瘘管。
(3)耳瘘长期流脓不止者,应每日清洁后敷药,直至脓液干净为止。
【预后与转归】
耳瘘一般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因失治或治疗不当可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