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性肝病》是200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陆伦根。本书介绍了胆汁酸以及各种胆汁淤积所产生的肝病症状及表现。
内容简介近年来,肝脏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防治水平的提高,其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主要研究病毒性肝炎,逐步扩大到研究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癌和肝移植等。这一方面反映了肝脏疾病谱的变化,另一方面更多地得益于我们对这些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
作品目录第一章 肝和胆道系统解剖和生理学
第二章 肝内胆管树发育生物学
第三章 胆管细胞功能的异质性
第四章 胆管细胞分泌的调节
第五章 胆汁酸盐转运体:分子特征、功能和调节
第六章 胆汁酸和核激素受体
第七章 胆汁酸和死亡受体
第八章 胆汁酸对线粒体的毒性作用
第九章 胆汁酸与代谢综合征
第十章 胆红素和胆汁酸的代谢试验
第十一章 胆汁淤积的血清酶学
第十二章 胆汁淤积的病理学评估
第十三章 熊去氧胆酸和肝细胞凋亡
第十四章 黄疸
第十五章 胆汁淤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十六章 胆汁淤积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第十七章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第十八章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免疫发病机制
第十九章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第二十章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胆管病
第二十一章 自身免疫性肝炎
第二十二章 自身免疫性肝病和重叠综合征
第二十三章 病毒性肝炎和胆汁淤积
第二十四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肝内胆汁淤积
第二十五章 酒精性肝病和胆汁淤积
第二十六章 血色病和胆汁淤积
第二十七章 Wilson病和胆汁淤积
第二十八章 卟啉病和胆汁淤积
第二十九章 酪氨酸血症和胆汁淤积
第三十章 淀粉样变和胆汁淤积
第三十一章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和胆汁淤积
第三十二章 胆管消失综合征
第三十三章 纤维淤胆性肝炎
第三十四章 Alagille综合征
第三十五章 胆道闭锁
第三十六章 遗传性胆管疾病
第三十七章 药物和化学性胆汁淤积
第三十八章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
第三十九章 脓毒症和胆汁淤积
第四十章 妊娠性肝内胆汁淤积
第四十一章 婴儿慢性肝内胆汁淤积
第四十二章 HIV感染和胆汁淤积
第四十三章 肉芽肿性肝病和胆汁淤积
第四十四章 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与胆汁淤积
第四十五章 胰腺癌和胆汁淤积
第四十六章 手术后黄疸
第四十七章 全胃肠外营养和胆汁淤积
第四十八章 肝移植术后肝内胆汁淤积
第四十九章 移植物抗宿主病和胆汁淤积
第五十章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
第五十一章 Gilbert综合征
第五十二章 Dubin-Johnson综合征
第五十三章 Rotor综合征
第五十四章 Crigler-Najjar综合征
第五十五章 Lucey-Driscoll综合征
第五十六章 胆汁淤积性疲劳
第五十七章 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
第五十八章 S-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
第五十九章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
第六十章 磷脂酰胆碱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第六十一章 胆汁淤积性瘙痒的治疗
第六十二章 阿片拮抗剂治疗胆汁淤积性瘙痒
第六十三章 中医中药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
附 胆汁淤积性肝病病理图片
相关信息发现黄疸首先应区别: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临床上以前两类较常见,两者一般来说是容易鉴别,肝细胞性黄疸伴有轻重不等的肝细胞衰竭的症状与体征,如异常乏力,食欲减退、蜘蛛痣、肝掌及肝功能损害的生化改变等,总胆红素(TBlL)一般在200umol/l以下,少数肝细胞衰竭的患者TBIL可在200umol/l以上。先天性黄疸是遗传性生理障碍的一类疾病,大多为新生儿或少儿。溶血性黄疽是指大量红细胞在体内破坏产生胆红素突然增加,超出肝细胞清除代谢胆红素的速度,其特点为:化验提未结合型胆红素(间接胆红素IBIL)显著增加;常见于血型不合输血、毒蛇咬伤、药物毒副作用、骨髓无效造血、肺梗死等。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主要特点是:患者巩膜深黄色,皮肤瘙痒,小便如浓茶色,大便色浅甚至如白陶土色;急性者有肝肿大,慢性者兼有脾肿大。胆汁淤积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一般>200umol/l,但在症状缓解的患者可在100umol/l左右,胆汁淤积时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索DBIL)升高幅度大,可超过TBIL的50%以上;血浆胆固醇含量升高,主要是游离胆固醇上升,大部分病例血浆胆固醇常超过7.76mmol/L。胆汁淤积时可见ALP值大于正常2.5倍以上,而ALT常轻度升高。胆汁淤积性黄疸常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淤胆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药物性肝炎和病毒性淤胆型肝炎。
胆汁淤积时还必须鉴别由肝内或肝外胆道阻塞引起的黄疸,这种黄疸称为阻塞性黄疸,如胆管结石、壶腹部周围肿瘤。总胆管结石时可有右上腹绞痛,壶腹部周围肿瘤常有上腹部隐痛或后背痛,可在上腹部扪及肿块,B超检查常可提供较确切的诊断依据。淤胆型肝炎肝内胆淤巩膜常见金黄色;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肝外胆汁淤积巩膜黄绿色。一般说阻塞性黄疸时乏力、腹胀不明显,而急性病毒性肝炎淤胆型者ALT较大幅度升高,早期腹胀、乏力、食少较明显,这种肝细胞性黄疸实际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内胆汁淤积,可见一过性大便色浅甚至如白陶土色。慢性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症状相对较轻,临床不多见。重型肝炎引起的肝细胞性黄疸,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下降,高度乏力是其特征。各种黄疸病情极期者可高达600umol/L以上,大多数患者难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