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儿童>400度)的屈光不正的近视程度。因这类近视眼多有眼部的病理变化,故将高度近视等同于病理性近视眼(pathological myopia)或退行性近视眼(degenerative myopia)。
高度近视的发病原因尚不确知。病理性近视的发生于遗传关系较大。后天环境对于近视眼的发病有重要作用。1
病理生理眼轴变长是近视眼的病理解剖学基础。主要病变在眼球后部,眼球呈梨形或蛋形。
(1)角膜 高度近视眼的角膜后弹力层可能破裂。
(2)巩膜 近视眼巩膜变薄是病理改变特征之一。纵行纤维变薄,横行纤维分离或消失。这与巩膜胶原异常有关。
(3)睫状体 主要表现为萎缩,可局限于环形纤维。
(4)玻璃体 由于变性、液化,正常网架结构破坏,灰色纤维及空泡增加。周边可发生粘连,后部可出现脱离。
(5)脉络膜 主要改变为脉络膜进行性萎缩与变薄,包括变性、黑色素细胞破坏及出现新生血管。 弹性层裂开,呈现漆裂纹
(6)视盘 由于眼球向后伸长,视盘周围脉络膜因受牵引,从视盘旁脱开。Bruch膜亦在此终止,视网膜外层及色素上皮层缺如处暴露巩膜,从而形成白色弧形斑区。
(7)视网膜 主要表现为退行性变化。 包括萎缩和变性。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正常的六角形排列为不规则细胞层所取代。细胞外有很多色素。Bruch膜裂开处色素增生、堆积。在黄斑区可形成环状Fuchs斑。弹力层缺失,使视网膜-脉络膜融合在一起,最后出现瘢痕与色素。脉络膜新生血管可穿过Bruch膜破裂处长入视网膜下,形成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新生血管破裂造成黄斑出血。玻璃体可贴附并牵引萎缩的视网膜。可引起视网膜裂孔及脱离。2
临床表现疾病症状(1)视力下降。
(2)近视发展速度快:不同于单纯性近视眼,有的高度近视眼即使到了成年后,近视还是继续发展,故也称为进行性近视。
(3)眼球突出:高度近视眼多为轴性,眼球明显变长,前房较深,睫状肌萎缩,部分人眼球向外突出。
(4)暗适应功能差:视网膜的色素上皮细胞发生病变,影响视细胞的光化学反应过程。
(5)眼前黑影:高度近视眼会引起玻璃体变性、液化、玻璃体后脱离等。3
疾病危害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
(1)由于眼结构异常、营养障碍引起的玻璃体、脉络膜及视网膜变性。
(2)由于眼轴延长、巩膜伸长、生物力学异常作用所致的黄斑变性萎缩及后葡萄肿。
(3)由于视力低、调节辐辏功能失调所致的弱视和斜视等。
诊断鉴别检查诊断(1)检影验光、睫状肌麻痹验光。
(2)压平式眼压计测眼压,对高度近视眼,Schiotz眼压计测量值较实际眼压偏低。
(3)散瞳用间接检眼镜查眼底:寻找视网膜裂孔和脱离。
(4)裂隙灯联合三面镜或60D、90D 透镜检查黄斑区,寻找脉络膜下新生血管。
(5)可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6)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显示后巩膜葡萄肿的上方黄斑脱离。4
疾病鉴别(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 可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黄斑区表现类似于高度近视,但有典型的玻璃膜疣,无上述近视性视盘改变。
(2)眼组织胞浆菌病 视盘周围萎缩,有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危险。一色素环把视盘和视盘周围萎缩区分离开,而近视弧把萎缩区域和相邻视网膜分离开。全眼底散在圆形凿除状脉络膜瘢痕。
(3)视盘倾斜 不规则视盘合并有弧形巩膜,常向鼻下方倾斜。从视盘发出时血管形态不规则(位置与正常相反),眼底有朝向倾斜方向(鼻下方)的扩张。许多患者有近视和散光,无脉络膜视网膜变性或漆裂纹。
(4)脑回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 罕见。出现于儿童时期的视网膜中周部多发性、边界清晰的脉络视网膜萎缩斑,逐渐融合并累及眼底的大部分区域。血鸟氨酸水平升高。患者常有高度近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5)眼弓形体病 边界清晰的脉络视网膜瘢痕,无典型的脉络新生血管(CNV),活动期表现为视网膜炎和玻璃体炎。4
疾病治疗手术治疗(1)角膜手术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特别是飞秒激光的应用,可用于矫正高度近视。至于更远期的效果及对眼组织的影响仍待观察。
(2)前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3)晶状体与人工晶体手术。
(4)巩膜后部加固术 此类加固术的安全性及确切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5
其它疗法(1)佩戴眼镜 框架眼镜及角膜接触镜。
(2)有症状的视网膜裂孔应行激光光凝、冷凝或巩膜扣带术。
(3)可疑青光眼患者,如无进展性近视而有进展性视野缺损提示存在青光眼需要治疗。
(4)中心凹外或旁中心凹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可在眼底荧光照影后数日内激光光凝治疗。4
疾病预后高度近视眼底视网膜有漆裂纹及萎缩灶预示视力预后不良,因为这些眼有发生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危险,中心视力会急剧下降。
疾病预防包括预防高度近视的发展及预防近视眼的并发症。
(1)预防高度近视的发展方法:连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不应过长。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合理的调节-集合训练。平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平衡饮食,合理营养等。应特别注意合理用眼,选择适当的工作,避免过度用眼与不良视觉刺激。可能缓减或终止近视发展的措施,包括配镜(双焦点镜、高透氧硬性接触镜)、药物、手术等。
(2)高度近视致盲的主要原因为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弱视等均需重点预防。除经常注意视力变化外,还要注重眼部早期出现的任何其他异常现象,如闪光感、飞蚊症、视野缺损,视力进行性下降或突发下降,以及眼部酸胀,疼痛及夜盲等现象。必要时进行其他眼部特殊检查。6
并发症(1)玻璃体病变 由于眼轴延长,玻璃体腔增大,促使玻璃体进行性变性,从而相继发生液化、浑浊及后脱离。
(2)白内障 由于眼内血循环障碍及组织变性等异常,晶状体亦可受累,主要表现为晶状体混浊。
(3)青光眼 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比正常眼多六到八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4)黄斑病变 常见黄斑出血、黄斑变性、黄斑裂孔。
(5)视网膜脱落 是高度近视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八倍或十倍于其他人群。原发性或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中,近视眼所占比例可高达70%以上。
(6)后巩膜葡萄肿(posterior scleral spaphylomn) 变性近视眼由于眼球自赤道部向后过度延伸,后极部巩膜明显变薄,发生局限性扩张,在眼内压在作用下,巩膜膨出,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后巩膜葡萄肿。其发生与屈光度的高低及眼的长短明显相关。
(7)弱视。
(8)斜视 由于调节和集合功能异常及相互关系失调,常伴有隐性外斜或显性外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