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血浆置换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血浆置换法是将红斑狼疮(或其他需求清除血浆中大分子毒素的)患者的血液引入一个血浆置换装置,将分离出的血浆弃去,补充一定的新鲜血浆或者代用品,如4%人血清白蛋白,林格氏液等。来帮助清除体内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及部分抗体,接受这一治疗的部分患者在治疗前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很高,治疗后显著下降,常可获得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血浆置换概述血浆置换疗法能清除现存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而不能阻止这些物质的再生成,治疗时应配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以确保安全可靠,可以缩短总的治疗疗程。治疗方法:每次置换1~1.5升,每周2~6升,分2~4次进行,重复2~3周为一疗程。

发展历程放血疗法也许是最古老的血浆置换

1914年,Abel等提出血浆清除法。是把患者血液收集在一个抗凝袋里,经过自然沉淀,收集血浆弃去,其余部分回输患者体内,重复几次即可有效地清除致病因

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离心式血浆分离设备。是利用血液成分不同的比重将血浆分离出来

1978年,Millward等提出膜式血浆分离法。是利用血液各成分不同的分子量,通过不同孔径的纤维膜而分离开来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技术,利用不同血液成分的特点,特异性的分离出需要清除的致病因子,而保留血浆中有用的成分,如双重滤过法,冷滤过法等等

原理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膜式血浆分离方法将患者的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弃去,然后补充等量的新鲜冷冻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置换液,这样便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各种代谢毒素和致病因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由于血浆置换法不仅可以清除体内中、小分子的代谢毒素,还清除了蛋白、免疫复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因此对有害物质的清除率远比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为好。同时又补充了体内所缺乏的白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较好的替代了肝脏某些功能。其特点为:①可以清除小分子、中分子及大分子物质,特别对与蛋白结合的毒素有显著的作用。②对肝功能衰竭中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纠正有一定的作用,但远不及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对水负荷过重的情况无改善作用。③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大量血浆,能补充人体必要的大量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但多次大量输入血浆等血制品,有感染各种新的病毒性疾病可能。④适用于各种重型肝炎患者。⑤置换以新鲜冷冻血浆(FFP)为主,可加部分代替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

作用机制1、血浆置换可以及时迅速有效地清除疾病相关性因子,如抗体、免疫复合物、同种异体抗原或改变抗原、抗体之间量的比例。这是PE治疗的主要机制。PE对致病因子的清除要较口服或静脉内使用免疫抑制剂迅速而有效。

2、血浆置换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可降低血浆中炎性介质如补体产物、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改善相关症状。

3、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功能。

4、可从置换液中补充机体所需物质。应该说明的是,血浆置换治疗不属于病因治疗,因而不影响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针对病因的处理不可忽视。

血浆置换包括两部分,即血浆分离和补充置换液。血浆分离又可分为膜式血浆分离和离心式血浆分离。

方法动静脉通道的制备及其类型

血浆置换前先建立动静脉通道,将动脉端血液引入血浆分离器,经分离作用,使血液净化。然后将净化了的血液再由静脉端回输体内。

①动静脉保留插管法。一般选用足背动脉和内踝大隐静脉插管;亦可采用Seldinger扩张性导管穿刺股动、静脉。②动、静脉外瘘。可选用桡动脉及其伴行的头静脉,用两根硅橡胶管分别插入动、静脉的向心端,行皮肤外连接,形成体外分流。

③动、静脉外瘘。可选用桡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作侧侧或端侧吻合;亦可用钛制轮钉(孔径为2.0~2.5mm)行吻合术。吻合两周后,即可在静脉动脉化处作穿刺。

④锁骨下静脉导管法。将双腔导管插入锁骨下静脉,血经外套管侧孔吸出,流经血浆分离器后,再由内管回输体内。

抗凝剂的应用

治疗过程需抗凝。抗凝方法则视患者有无出血倾向而定。可选用:

一、①全身肝素化法,为常规方法。治疗前5分钟,给肝素0.5~0.8mg/kg,静注治疗开始后每小时追加肝素10mg;治疗结束前1小时停用肝素。实施前给予4mg/dl 的肝素生理盐水预冲、保留灌注 20 分钟后,再给予生理盐水500ml 冲洗,有助于增强抗凝效果。肝素剂量应依据患者的凝血状态个体化调整。

②局部(体外)肝素化法。用肝素泵将肝素以0.25mg/分的速率持续注入动脉管道,同时在静脉管道将鱼精蛋白以0.25mg/分的速率注入,以中和肝素。治疗结束后3小时静注鱼精蛋白30~50mg,以防肝素反跳。

③边缘肝素化法。首次肝素剂量为0.5~0.7mg/kg,以后每小时补给肝素5~7mg,保持分离器内血液凝血时间

二、 低分子肝素 一般选择 60 ~ 80IU/kg ,推荐在治疗前 20 ~ 30 分钟 静脉 注射,无需追加剂量。同样肝素生理盐水预冲有助于增强抗凝效果。

三、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也可在监测 APTT 下,给予阿加曲班。

血浆分离器

0分钟左右,治疗结束前10分钟停用肝素。 3、血浆分离装置:多采用醋酸纤维素膜、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膜或聚砜膜所制成的空心纤维型分离器。膜面积为0.4~0.6m2,孔径0.2~0.6μm,最大截流分子量为300道尔顿。

调整速度

将患者的动、静脉分别与血浆分离器动、静脉管道连接,调整血泵速度与负压,维持血液流速200ml/分,控制超滤血浆量30~60ml/分,装置时间为90~120分钟,2次/周,每次超滤血浆总量为4升左右。从血浆滤过器静脉端回输4%人体白蛋白林格氏液3.8升(即20%白蛋白400~800ml,其余为复方氯化钠溶液)。

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

毒蕈碱中毒、毒蘑菇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药物中毒、毒鼠强中毒、急性重金属中毒(如砷化氢中毒)、毒蛇咬伤中毒以及食物中毒等。出现上述情况,只要临床诊断明确,就应尽快行血浆置换,以便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不论毒素是与蛋白质、血脂结合,还是溶解在患者的血浆中,血浆置换都可以直接将毒素清除,尤其是与蛋白质、血脂结合的毒素,效果更佳。 2、肾脏疾病: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IgA肾病、膜增殖性肾炎及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反应。上述疾病在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不能完全控制时,可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能很好改善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

自身免疫性疾病(俗称风湿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这类患者体内大多存在自身抗体,以及免疫复合物。血浆置换疗法能去除各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尤其是患病早期,患者体内存在大量抗体,但尚未引起组织、器官损伤时,应尽早进行血浆置换,以减少组织、器官的损伤,改善症状。对那些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效果不好且危及生命的重症患者,血浆置换与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合用,可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症状。

血液系统疾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利用血浆置换可以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抗红细胞抗体,减轻溶血的发生;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浆置换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微小血栓,挽救患者的生命。高黏血综合征患者经血浆置换后,可以清除体内多余的蛋白质和血脂,改善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神经根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神经系统损害和多发性硬化等,用血浆置换可迅速去除血浆中的有害物质,使神经组织的损害降至最低限度,从而使患者快速脱离危险。

急、慢性肝功能衰竭

如暴发性病毒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损害、肝昏迷等,血浆置换可以迅速清除体内因肝功能异常而积蓄的代谢废物,缓解病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血浆置换可排除患者体内过多的胆固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甲状腺危象

血浆置换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激素,并供给与甲状腺激素自由结合的血浆蛋白质,稳定病情。

血友病抑制物

对输注Ⅷ因子无效的甲型血友病患者,血浆置换可快速清除抗Ⅷ因子抗体,达到止血的目的。不仅如此,通过血浆置换治疗,将健康新鲜的血浆置换入患者体内,还可大为减轻血友病患者出血症状。

并发症枸橼酸所致的并发症

低钙血症:主要表现为口唇与远端肢体皮肤麻木,严重者有肌肉痉挛及心律失常。预防和治疗措施为在开始治疗后15~20分钟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ml(注射时间超过15分钟),每1小时可重复1次。

另一类不良反应发生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枸橼酸代谢物碳酸氢盐不能从肾脏排出,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出血倾向

白蛋白置换液消耗凝血因子,置换1个血浆量后,凝血时间延长30%,而部分凝血时间延长1倍,这些改变通常在置换后4小时恢复正常。但是短期内多次置换,往往加重凝血机制的减退,因此对于有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如肺出血、即刻肾穿刺后),补充1000~2000ml FFP是必需的。

感染

多次血浆置换,尤其是采用白蛋白作为置换液时,低免疫球蛋白血症总是存在,而且会持续几周时间,如果在此阶段同时合用免疫抑制剂,特别是出现白细胞减少时,感染机会大大提高,大剂量免疫球蛋白(100~400mg/kg)静脉注射可能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病毒感染

FFP有潜在传染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危险,每置换1个血浆量大约需要10~15个单位FFP,因而病毒感染不容忽视。目前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必须严格掌握应用FFP的指征。对于需要大量FFP置换的患者(如TTP),注射乙肝病毒疫苗可能对于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益。

过敏反应

通常出现在FFP输注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寒战、皮疹、发热和低血压,喉头水肿与心肺功能衰竭少见。在血浆置换之前,应用抗过敏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异丙嗪、肾上腺素等,可降低严重程度和发生率。在膜式血浆分离中,也有对膜分离器消毒剂过敏的报道。

低钾血症

白蛋白溶液中不含钾离子,对有低钾的患者更应引起注意,每1个血浆量置换后血钾浓度大约可降低25%,低钾血症偶尔会并发心律紊乱,因此每升白蛋白溶液中加入4mmol的钾将有助于减少此类并发症

药物同时被清除

常规血液透析技术对蛋白质结合率高的药物影响甚少。但血浆置换理论上能够降低血药浓度,如环磷酰胺、泼尼松、地高辛及万古霉素等,所以对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须监测血药浓度,并作相应的剂量调整

新技术串联式血浆分离技术

吸附分离技术

HELP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