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高糖素瘤(glucagonoma)为分泌胰高糖素的胰岛A细胞肿瘤。
国外已有多例报道,并有尸体解剖后的病理证实。国内也有此种病例的报告,但例数较少。由位于第二号染色体上的胰高糖素原前体基因编码的一种多肽,可使位于胰腺的肿瘤产生胰高糖素,使位于小肠壁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产生包括胰高糖素在内的肠胰高糖素。胰高糖素瘤多为恶性,可伴肝转移,少数为良性。胰高血糖素瘤极为罕见,与其他的胰岛细胞瘤相似之处是原发性和转移性病灶生长缓慢,15年生存期常见.80%的肿瘤为恶性,症状始发的平均年龄为50岁,80%的患者是女性。因为胰高血糖素瘤分泌胰高糖素,所以症状类似于糖尿病,常有体重减轻,正常色素贫血,低氨基酸血症及低脂血症,但其最突出的临床特征是累及四肢的慢性皮疹,并伴有平滑,光亮,绛红色舌和唇炎,伴有表皮坏死的片状脱落,棕红色红斑性的病损被称为坏死性游移性红斑。
临床表现一、皮肤改变:坏死性,对称性、游走性红斑是本病特征性的皮肤病变。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以臀部、下腹、会阴、肢体远端,腹股沟、阴囊等较多见。开始为红斑或丘疹,随即迅速变淡或成紫斑并发展为水疮,随后中心部糜烂,浆液渗出而结痂。随着边缘向外扩展,中心部渐变清洁,有些则变为鳞屑状,邻近病变相互融合。多次发作可扩展为环形或螺旋状花纹。一批病灶愈合时,新病灶又起,可自发性加重或缓解,每一病变历时7~14天,痂皮或鳞屑脱落不留疤痕,但可留下色素沉着。发生皮肤病变的机理未明,与胰高糖素有密切关系,有人报告和氨基酸减少、锌缺乏等因素有关。
二、约1/3病例同时发生舌炎、口腔炎及口角干裂。
三、大部分病人有轻度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约67%病例空腹血糖升高,大都能用饮食控制或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少数需胰岛素治疗,无发生酮症酸中毒倾向,可能由于胰岛β细胞代偿性分泌胰岛素所致。偶尔肿瘤破坏胰腺的大部分,需大剂量胰岛素治疗。
四、体重明显减轻,可能与胰高糖素促使分解代谢增加有关。
五、低氨基酸血症,胆固醇降低。
六、正色素,正常红细胞性贫血较常见。
七、其他部分病人可有腹泻、厌食、恶心、呕吐、有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者,个别病例可伴有痴呆、眼球萎缩、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腱反射亢进等神经症状。血小板粘附性增高,可发生深静脉血栓等。
病症诊断1.多见于女性,以中年尤其是绝经期妇女为多。皮损可泛发全身,但好发于下腹部腹股沟会阴、生殖器、臀部、股部、口鼻周、四肢末端、胫足踝等摩擦和易受外伤部位外伤、压迫和摩擦可诱发和加剧本病。
2.皮损初为大小不等、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淡红斑,偶见粟粒至绿豆大丘疹和丘疱疹,1~2天内变为暗紫红色中心苍白或为紫癜样,随后中央出现浅表水疱或脓疱,易破裂形成糜烂和结痂,脱屑遗留淡褐色至青铜色色素沉着。红斑边缘向周边扩展,境界清楚的红色结痂性边缘呈环状或多环状。从红斑到留有色素沉着经历7~14天,皮疹此起彼伏损害可自行消退,间隔几周至几月后周期性发作。皱襞处糜烂、口鼻周红斑结痂,指端呈红棕色斑伴脱屑。一些患者则为鳞屑性斑疹或丘疹,类似湿疹样皮炎。
3.多数患者有严重的舌炎,呈猩红色光剥而伴轻度萎缩,外观似牛肉自觉刺痛也可见口角炎、结膜炎、阴道炎等。指甲变薄变脆。毛发稀疏。
4.半数以上患者有轻到中度糖尿。可有间歇性腹泻、腹胀呕吐和黑便。患者身体衰弱体重下降亦可有低血钾贫血、静脉血栓形成和精神障碍。
5.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贫血低蛋白血症,间歇性糖尿,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实验异常血中高血糖素水平升高大于5000mg/L,可确诊内科系统检查,必要时剖腹探查可证实肿瘤。
6.组织病理取早期损害的皮损边缘做活检,有特征性病变。表皮棘细胞层浅层高度细胞内水肿,胞质嗜酸性核固缩,可坏死松解,导致裂隙和水疱形成。坏死区可见中性粒细胞,有时可形成海绵样脓肿,该处无颗粒层。棘细胞层下部2/3正常。真皮乳头水肿,血管扩张、血管周有轻度淋巴细胞浸润。
胰高糖素瘤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即使有肿瘤转移,平均病程约10~12年。以中年以上女性多见。诊断依据血浆胰高糖素水平明显升高,B超或CT证实肿瘤的存在。须与引起胰高糖素增高的其他疾病鉴别,如糖尿病、胰腺炎及其他应急状态。
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肿瘤一经切除,血浆胰高糖素、血糖、氨基酸水平完全恢复正常,皮损可在术后数日内改善。偶尔肿瘤破坏胰腺的大部分,需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病症治疗血液中免疫反应性胰高血糖素的水平升高,伴有胰岛细胞瘤的典型血管造影表现可以诊断胰高血糖素瘤,剖腹探查可以证实诊断。
切除肿瘤可以减轻所有的症状。当肿瘤不能切除、转移或复发时,链佐星和阿霉素的联合应用可使循环血液中免疫反应性胰高血糖素水平下降和症状改善,改善率是50%,但不能改善生存。奥曲肽可部分抑制胰高血糖素的产生,使皮疹消失,但因奥曲肽抑制胰岛素的生成,故葡萄糖耐量可降低,应用奥曲肽能迅速逆转因胰高血糖素过度分解代谢作用所引起的厌食和体重减轻,局部应用,口服或胃肠外锌剂可能导致皮疹的消失,但单纯补液或静脉应用氨基酸或脂肪酸后也可使皮疹消失,这提示皮疹不只是锌缺乏所引起的。
外伤性痴呆弗尔提综合征甲状腺结节颅内高压巨核细胞性白血病小肠炎
日光性荨麻疹经前紧张症席汉氏病脊髓囊肿肝动脉瘤小肠粘连
躯体性精神病狼疮性肾病肾动脉栓塞难治性贫血小肠憩室肺高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