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是临床上治疗持续性或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医学仪器,ICD具有支持性起搏和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心脏转复和高能量除颤等作用,能在几秒钟内识别病人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并能自动放电除颤,明显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猝死发生率,挽救病人的生命。心脏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心血管病死亡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严重危及生命。其最常见的直接原因(约82%)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使心脏绝对或相对丧失泵血,且多发生在院外,争取在数分钟内实施电击是降低该类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发明背景心脏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心血管病死亡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严重危及生命。其最常见的直接原因(约82%)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使心脏绝对或相对丧失泵血,且多发生在院外,争取在数分钟内实施电击是降低该类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自从1980年问世以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持续性或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手段。
发明历史1969年Mirowski 狗实验成功。
1972年研究生产成功(与Medrad公司合作),
1980年2月4日,第一例用于临床 (Johns Hopkins) 命名为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
1986年经静脉—皮下途径成功。
1988年第二代ICD,具有程控功能 。
1989年第三代ICD,分层次治疗(tiered therapy)
1995年双腔ICD问世,带DDD或DDDR起搏
医学作用ICD具有支持性起搏和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心脏转复和高能量除颤等作用,能在几秒钟内识别病人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并能自动放电除颤,明显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猝死发生率,挽救病人的生命,目前已成为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其治疗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的作用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已成为无可逆性诱发因素的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2003年美国1年ICD的植入量超过6万台)。
ICD会发生误放电,误放电的比例可达27%~41%。反复放电,尤其是高能量电击,患者常有明显不适感和疼痛,生活质量下降,多次放电亦缩短ICD使用寿命。ICD植入后随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随访时通过体外程控仪调出存储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心律失常发生和ICD工作情况及识别功能,随时调整工作参数,以保证及时有效治疗,避免误放电、不适当电击或延迟治疗。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以后根据情况,可适当延长随访间期。在电池能量接近耗竭时,ICD的随访应更频繁一些。术后长期服用小剂量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明显的益处,既可消除或减少ICD放电次数、节省电能,又可避免药物剂量大时的副作用。
ICD植入后电击是患者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多数患者在思想上有一定压力,需要一段心理适应过程,必要时可接受心理辅导治疗帮助克服心理障碍,消除对ICD的误解和恐惧,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已经成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患者的主要治疗模式。它具有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复律,高能量除颤和支持性心动过缓起搏多种功能。采用介入法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ICD方便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时间短,并发症少。
安置ICD手术的术前护理措施,落实使患者及家属对手术较全面了解,消除手术恐惧感,主动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使手术顺利进行。术中护理配合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关系到患者的安全,术中检测ICD性能要诱发室颤,如果护理配合工作跟不上,一旦ICD除颤不成功,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熟练、准确、及时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