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儿童艺术品知觉发展阶段论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Gardner)所主持的“哈佛大学零点项目”(Harvard Project Zero)对儿童审美感知发展的历程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得出了一个儿童艺术品知觉发展阶段论。这是目前国际上有影响的一个描述儿童对艺术品的审美知觉发展的理论。它包括了儿童对所有艺术品形式的感知,并概括出儿童审美感知发展的一般阶段特征。

介绍儿童对物理世界的认知发展较早地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那么,儿童审美感知发展的历程如何呢?再进一步地说,儿童有没有一个审美感知发展的历程呢?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Gardner)所主持的“哈佛大学零点项目”(Harvard Project Zero)对此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得出了一个儿童艺术品知觉发展阶段论。这是当前国际上有影响的一个描述儿童对艺术品的审美知觉发展的理论。它包括了儿童对所有艺术品形式的感知,并概括出儿童审美感知发展的一般阶段特征。

加德纳首先提出了一些学者关于儿童对艺术品感知特征的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任何儿童都把他接触到的一件艺术品理解为一个客体种类中的一员。也就是说,儿童把艺术品看成是一般客体中的一个成员,而不是把它看成艺术品。第二种观点甚至反对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建议任何审美愉悦的形式都可看成是艺术品。加德纳既不同意第一种观点,也不赞成第二种观点。他认为他们所从事的这项研究(指“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一个假定的指导思想是:“一定存在着一种技能或能力,这种能力可能不足以使儿童成为一个艺术鉴赏家,但是这种能力对于鉴赏能力来说是必须具备的。这样,评估一个儿童的什么感受性就变成一个确定不同年龄和不同理解程度的儿童达到这种确切的关键能力的程度的问题。”

加德纳正是按照这种指导思想设计他们的“哈佛大学零点项目”,通过实验,探讨儿童在几种艺术形式上的发展模式。他认为儿童审美感知的发展历程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历程存在共性。

阶段特征加德纳概括出儿童从出生到青年期(即20岁)审美感知发展的五个阶段的特征。

儿童早期的感知(0~2岁)加德纳指出:“在生命的最初两年里,儿童还不能直接卷入到艺术客体中。……如果用诗歌、表演和钢琴曲充填儿童的生活环境的话,将使他们的感觉器官与之有较小的贴近。然而,在这个时期里,这些对儿童的影响几乎是无效的。……艺术品呈现的最终结果是为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基础。”②也就是说,儿童在出生后的头两年里,还不能把艺术品看成是审美对象,而只能把它们看成是生活中的一般客体。但是,给这个时期的儿童呈现各种艺术形式的艺术品有助于儿童一般感知能力的发展。更确切地说,2岁以内的儿童,他们的一般感知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还没有分化,艺术品的呈现是作为一般的刺激物,只起到促进儿童一般感知能力发展的作用。

加德纳还明确地指出,在生命的第一年里,儿童面临两项原则性的认知任务:一是逐渐认识他们周围的“物体世界”(the world of objects),二是逐渐认识他们周围的“人的世界”(the world of persons)。“只有当儿童知道怎样解释或‘阅读’物体,他才能够察觉和欣赏包含在这些物体内的各种审美特征。”这即是说,婴儿头一年里对周围的人和物的认识是他们将来审美认知的基础,也是科学认识的基础。

加德纳认为:“儿童在出生以后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够朝向有光源和明暗对比的区域。这种早期(视觉)朝向如此强烈地被吸引到这些领域被认为是‘专性的’(obligatory)。”加德纳的这种观点或解释,与我们对婴儿偏爱明亮色彩的光或颜色,以及偏爱轻柔的声音的解释是一致的,即都是由儿童的“本能性”感觉特征决定的。

加德纳还指出:“儿童一旦能够认识物体的种类和他在生活中的成员,他便有了基本的看图搭积木的能力。实际上,已有的发展证据指出,婴儿恰好在一岁左右就能够‘阅读’图画,并将它与他们读到的‘真实’世界联系起来。……这个时期可能是儿童搭积木和浮现过程的关键时期。”

符号认知(2~7岁)婴儿期以后,儿童超越了物体和人物世界的“直接知识”时期。他变得能够“阅读”他们自己所涉及的物体和人的一个整套的符号家族,即语言。到了这个时期末,大部分儿童都能够比较流利地运用口头语言,他们听到成句的语言后,能够听懂它的意义。所以成形的艺术品,如图片、图画、泥塑作品和雕刻艺术作品等都能够被他们理解为真实世界的代表。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故事,也能欣赏舞台艺术表演和“音乐节目”而且很乐意同化和理解它们。

加德纳对这个时期的儿童的描述是相当贴切的。这个时期是儿童口头语言(即听和说)发展的关键时期。语言的发展也是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按照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这一时期正处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前运算阶段。

这个时期不仅是儿童认知发展及表象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而且也是审美感知发展的最复杂、最有特点和最有研究价值的时期。

加德纳认为,正是由于儿童在词汇、图画、手势和词下画线等方面理解的便利限制了审美感知方面的发展。加德纳列举了许多实验案例来说明这一点。例如,加德纳给儿童机会去检查图画,然后要求他们把同一种类型的图画放在一起。有时他明确地要求儿童把同一个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放在一起,有时加德纳甚至给儿童示范按照艺术风格的进程把画放在一起,并鼓励儿童去这样做。可是结果却都一样,这个年龄的儿童把图画看成是事物的照片,而画中的主题素材结构是他们给图画分组的唯一明显的根据。也就是说儿童不是根据美术作品的风格,而只是根据美术作品所展现的事物的种类来给美术作品分类。这说明,这个时期的儿童形成了同类事物的表象(这是一般认知发展的特征),而没有形成艺术风格、艺术技法等概念的表象。这种实验结果与这个时期(定型期或图式期)儿童的图画缺乏分化的特征(如人物不分长幼和性别,动物分不清是猫、狗、驴还是马),只偏爱画中的事物,而不考虑绘画的艺术形式和技法等特征是一致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初步形成了他们所接触到的、比较熟悉的同类事物的一般表象,而不是每个具体事物的具体形象。这种表象或形象思维特征是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特征。至于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这对于处于幼儿期和学前期的儿童来说确实太深奥、太隐晦,以至于他们还不能分辨事物的种类那样很容易地把它们分辨出来。

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连续性来看,这个阶段儿童认知的发展是前一个阶段(即皮亚杰的感知运动阶段和加德纳的婴儿感知阶段)的继续和内化。说它是继续,是因为在前一个阶段,儿童认知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他周围的事物和人,即加德纳所说的“物体世界”和“人物世界”;而到了“符号认知”阶段,儿童仍然要继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人物。说它是内化,是因为在前一阶段,儿童对物和人的认知主要依靠直接的感知形象;而在此阶段,儿童可以形成一类事物的心理表象。表象是事物的外部形象内化的结果,表象也是形象思维的材料或内容。

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来看,虽然,婴幼儿认知的对象都是他周围的人或物,但是,婴儿感知的是事物的直接形象,而幼儿则获得了事物的表象。这是两阶段认知发展上质的不同。

儿童在“符号认知”阶段对一些美术作品表现出明显的偏爱。加德纳认为,儿童的这些偏爱不完全是特质的(idiosyncratic)。“儿童倾向于偏爱那些表面上最吸引人的美术作品:一种是具有明亮色彩的美术品;一种是表现儿童喜欢的事物的美术作品;一种是最像它所表现的事物的美术品。”加德纳所提到的这些偏爱特征,与我们在中国幼儿中所做的美术作品审美偏爱的实验中所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这说明,中美两国儿童(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审美偏爱是非常相似或接近一致的。

“这个阶段的儿童还表现出对艺术世界的幼稚无知。他们表现出不多的评价标准的知识,制作的方式(即绘画的形式)的艺术形式的历史知识。”②这个结论与我们在中国幼儿中所做的对美术、唱歌和舞蹈审美评价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基本一致的。由此可见,儿童审美感知的发展特征不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而有非常接近的一致性。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分辨艺术品的质量。他们认为每个艺术家的作品都是相当好的。他们不关心艺术家的技艺训练水平,也不关心哪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比另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更好。对这些,他们一律持以“放任的态度”(laissez-faire attitude)。加德纳的这个结论与张奇等人在“幼儿对同伴和自己的绘画作品的评价特点的实验研究”中获得的结论不一致。其主要原因在于,加德纳等人的实验采用的是美术家们的作品,而张奇等人在实验中让幼儿评价的是他自己或他的同伴们画的作品。这个阶段的幼儿看不出美术家们的作品的优劣,却能看出自己和同伴们所画作品的优劣。当然,他们对优劣的判断标准是非艺术的。加德纳还指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对我们社会上所说的事物(包括艺术品)的审美特性(或风格)表现出很少的敏感性。这一点与张奇在“幼儿对美术作品偏爱的实验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张奇的研究发现,儿童偏爱用夸张或拟人风格表现事物的美术作品。加德纳等人的研究可能没有涉及这类专为儿童创作的美术作品,所以他们没有发现儿童欣赏美术作品的这个最突出的特征。

加德纳在研究中也注意到了这个时期可能发现的音乐和美术的天才儿童。“在幼儿早期有许多儿童创作出有趣的作品。也有特殊的儿童像神童莫扎特或奇才纳迪亚一样,他们创作的作品达到了成人的水平。显然,为了造就这些艺术品,儿童需要发展感性能力;他们需要认真地观察他人创作的艺术品的风格。而且他们必须能够用自己的双眼或双耳检查自己‘初出茅庐的作品’(fledgling works)的品质。到前意识晚期,要特别重视艺术品感知能力的继续发展。”

最后,加德纳对“符号认知”阶段的儿童的审美感知发展特征作了概括性的总结。“正是在婴儿期,儿童学习认识物体和人。现在,蹒跚的学步儿童开始学习解释符号(Gardner & Wolf,1979)。到了学前期的末期,他们能够做这种精巧的和如此地获得怎样翻译符号的‘最初的草稿知识’(first draft knowledge)。然而,他们距能够注意到艺术品中的特别重要的符号特性还很远。对于他们来说,艺术符号的世界仍是一个巨大的‘未知世界’。”

“写实主义”的高峰(7~9岁)“初入小学的儿童不久便超越单纯的偏爱,而开始欣赏意义符号的表现特征和风格特征。这样一种欣赏能力的飞跃,可能是一定的社会或一定的环境背景的实情。确实,7~9岁初入学儿童在我们的社会中表现出一种拘泥于字面意义的高峰期。儿童不仅继续直接通过艺术品看它们表现什么,而且他们的这种僵化的思维方式严格而全面地充满了所有的评价尺度。”

加德纳具体描述了这个时期的儿童在审美感知方面的一些特点。

如果给这个时期的儿童呈现一幅表现现实世界的艺术品,那么,儿童将以“这件艺术品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出感知到的现实世界”为评价标准,或将其评价为“逼真的”,或评价为“愚蠢的”,或评价为“没有水平的”。

这种“写实主义”的评价标准并不局限于对美术等形象艺术品的评价,而且还表现在对比喻性语言修辞的理解方面。例如,如果告诉这个年龄的孩子“一个监狱的看守是一块搬不掉的硬礁石”,那么,这个孩子真的会认为看守是一块礁石,他在一个磐石一般的监狱里工作,他的肌肉像岩石一样。

这个时期儿童的艺术偏爱也是十分僵化和呆板的。你不能改变所画物体的颜色,否则就是错的;一首诗必须要有韵律,否则就不是诗;音乐必须是和谐的,否则就是噪音;一幅画必须像宠物,否则就不是一幅好画。照片,在儿童眼里是最好的艺术品,因为它最像事物本身。这个年龄的儿童还难以理解“一个人可以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这种现象。对于儿童的这种“写实主义”的审美感知(包括审美评价和审美偏爱)的特征,有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儿童所表现出的这种“拘泥于字面意义”的特征主要是人工实验的副产品,而实际上小学生是能够异想天开或富于想象力的。加德纳认为,这个时期,儿童审美感知的“写实主义”特征和富于想象的潜质是同时存在的,这两方面的描述都接近于儿童审美感知的事实。他明确地指出:如果把儿童放在那些“天才”的教师所推崇的允许孩子异想天开的环境里,那么,拘泥于字面意义的“写实主义”的审美倾向就可能像一块不想要的面纱一样被掀掉,而隐藏在儿童心底的创造力就会显示出来。

为此,加德纳等人已经作出了一些尝试,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加德纳等曾利用几周的时间训练儿童按照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语言修辞的隐喻风格进行分类。这样的训练在学前儿童中收效甚微,而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周审慎的训练,常常能使一个“写实主义”的儿童转变成为一个在审美领域十分敏感的个体。一个只凭主观因素区分美术作品种类的8岁儿童,经过训练后能够学会注意美术作品的审美方面的特征,如色彩的运用,描绘人物面部的方式,颜料涂到画布上的方式等等。加德纳有信心地指出,经过几周训练,小学阶段的儿童会在审美敏感性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

加德纳进一步注意到儿童生活的社会审美文化环境对其审美心理发展的影响。他指出,在这个时期影响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儿童所处的文化环境对艺术所持的态度对儿童的影响。他的调查表明,很大一部分儿童排斥艺术,把它视为“别人的”、“女孩子的”或“女人气的男人”东西。这种态度尤其在一些男人中间盛行,这就自然地减少了儿童参与到艺术活动中的可能性,同时也阻碍了儿童审美的发展。

应该说,初入学儿童除了他们在此阶段所具有的“写实主义”的审美特征之外,他们还具有许多有利于审美心理发展的潜质。正如加德纳所指出的那样,在入学的头几年,儿童有时也能放松“写实主义”的审美标准,扩大审美欣赏的范围。有些儿童积极地投入到绘画、看小说和听音乐等审美活动之中。这时的儿童给审美客体的分类也十分普遍,这会迅速增强儿童区分及归类能力的发展。这些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儿童审美心理的积极发展,为以后的审美欣赏和艺术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这个时期的儿童,学校和社会必须给予正确的审美评价和艺术欣赏知识的指导,使儿童形成积极的审美评价标准和对待艺术的态度,并使其尽快超越“写实主义”的僵化标准,形成积极的审美态度,增加艺术欣赏的知识,扩大审美的范围,提高其审美欣赏和艺术鉴赏的水平。

“写实主义”高峰的衰退和审美感受性的出现(9~13岁)加德纳指出,那种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感知方面所表现出的“拘泥于字面意义的高峰期的写实主义”的特征到了小学高年级开始自然地分解了。由于他们已经清楚地掌握了自己的语言规则和文化中的其他符号系统,所以,现今已经到了超越对字词、图片和歌曲的字面阅读,而代之以对这些符号的富于含义方面特征关注较多和对字面意义关注的减少。这正是前青春期儿童所表现出的典型特征。

加德纳认为,与这个问题相关的主题研究是考察儿童对故事的理解。所以,他引证了大量儿童对故事理解水平的研究结果来说明前青春期儿童的这种审美感知的阶段性特征。

世界各地的儿童从很小的年龄(大约是婴儿期)就表现出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并表现出对故事的“着魔”状态。显然,他们是从中获得了广泛的乐趣和意义,并且他们或许对隐藏其中的一些无意识信息具有敏感性。然而,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早期儿童仅能对故事有一个不完整的理解。

应该肯定的是,年幼儿童能够监控一个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和事件的顺序,尤其是对主要事件比较熟悉,而且事件少又相当简单的故事。但是,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儿童在进入学校之前,对故事的理解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儿童尤其易受人物表面特征的诱导,如故事中人物的穿戴和他们的住处等;而对故事中缺少表面特征的内容相对地缺乏敏感性,如行为动机、性格特征等。例如,在一个经典的故事里,以两个相互冲突的部队为特征,其中只有一方能够最后获得胜利。米勒(L.Miller)指出,直到10岁的儿童还不能认识到故事里敌对的双方都不能为所欲为(即每一方的行动都受对方的牵制或制约)。相反,所有儿童都一致地误解了这个故事,所以建议敌对的双方都可以为所欲为。

加德纳指出,上述所有这些从早期儿童发展而来的认知特征,到了小学高年级(即加德纳所说的前青春期)便逐渐丧失了其支配地位。儿童开始建立自己对故事的基本概括模式:他们知道了角色类型的种类,以及在一个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或一部西部故事片中一个角色将要遭遇到的事件;他们理解了情节的概念、动机驱动行为的事实,以及两股相互敌对的势力;他们明白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并且逐步理解了现实多重性的存在。

加德纳进一步指出,儿童理解能力的发展对他们理解故事有很大的帮助。11岁或12岁的儿童能够准确地记忆故事,并有能力理解它,能合理地推测个体角色或整个故事将要发生的情节。另外,这种推测可以透过故事的表面情节,对言语或行动的心理结果产生敏感。对我们的研究目的更重要的是,儿童不再仅仅局限于故事里“什么是”或“什么将发生”的叙述。由于掌握了一般规则,他们可以不必再仔细了解情节,而是对词与词的组织方式、文章风格、表达的思想和结构予以关注。这个年龄的儿童已经有了自己喜欢的作者,既关注作者写了什么,更关注作者的写作方式。这个年龄的儿童能够理解故事,甚至还创作一些幼稚的模仿作品。儿童对一类故事习惯性的组织有了充分的认识,所以,他们现已经能够理解与权威的写作方式有所变异的作品。当然,这种理解艺术手法的能力的出现可以作为审美敏感性的萌芽的主要例证。

儿童的这种审美理解能力的发展也表现在加德纳等人调查研究的其他艺术领域。在文学、音乐和绘画艺术领域,儿童表现出对艺术风格要素的明显感受性。另外,在音乐和文学这两种艺术形式上,前青春期儿童对艺术特征的敏感性明显地提高。对比喻性语言的研究也表明,儿童对非常用语言的敏感性也有平行的增长。儿童能比较成功地解释口语中的比喻,而且他们还表现出对自己说出的比喻的爱好的增长。

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特征的敏感性的研究同样表明,这个时期的儿童有新的审美能力的出现。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表现出能够根据线条质量所表达的内容来区分美术作品。更进一步地说,他们开始理解其自身作品的美学特征。他们开始关注作品的绘画方式,线条怎样产生,颜色如何调配,怎样描绘阴影、明暗对比、透视的画法及其他效果。儿童这时渴望知道如何生成这些效果,并热衷于这些课程。加德纳指出,儿童在此阶段所表现出的对美术的这种多方面的兴趣,正是我们对儿童进行美术知识传授和美术技法训练的最佳时期。加德纳也同样注意到,该时期的儿童对美术表现出没有兴趣和对美术训练没有好感的消极倾向。这种倾向是我们在儿童绘画发展研究中所注意到的倾向。

加德纳认为,前青春期这几年是儿童审美感知发展的转变时期,他们从严格的字面意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儿童开始对标准化的美的事物敞开心扉,而且实际上,他们对艺术训练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和感受性。这是实施艺术训练的最佳时期,胜过之前和之后的任何一个时期。他们开始在衣着、说话的方式和在他们中间流行的艺术品的欣赏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方式。同样的标志是,儿童开始形成对特定的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偏爱倾向,而且完全不用局限于“字面意义的”可接受的作品。这种倾向还从文字方面延伸到其他相应的变式中,其中包括抽象的作品和幼稚的模仿。

审美专注的危机期(13~20岁)加德纳明确指出,由于情感态度出现的较大变化,加上过分的批判能力在青春期的出现,许多青少年从各种艺术形式中退缩出来,他们停止创作艺术品,并对其他人的艺术成果漠不关心。

加德纳论述了青少年自身对审美感知发展有利的认知因素。他说:“如果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危险时期的话,那么,这也是一个表现出特殊机遇的时期。青春期的青年具有了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这一切能对艺术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或许正是在这个时期,他首次有意义地去关心伴随艺术品而出现的历史和哲学问题。因此,他们将比青春期更喜爱艺术赏析课,并运用自己获得的知识去影响自己的感知能力。他们也被那些使年幼儿童感到困惑或疏远的艺术的本质等这类问题所吸引。他们表现出了对在早期生活中基本上被忽视了的正式问题的兴趣。他们也能对批评对象思考出更多的具有说服力的观点。年幼儿童表现出团体偏爱和自我偏爱的混淆,并且不能区分技巧能力和表达技术。而青春期的青少年则能够注意到这些差别。这种提高了的分辨能力对年轻人在考虑艺术范畴的问题时更加有利。”

青春期的青年人在审美欣赏方面与以前儿童的最显著的差别在于他们审美评价标准的相对性。加德纳说:“如果说8岁儿童的审美危机是他们对优秀的艺术品的评价仅有唯一标准的话,那么,对于15岁的少年而言,则存在着不严格的相对主义的标准。以前曾经是仅有一种事物是好的,而如今则可能是样样皆佳。‘你喜欢一类事物,我则钟意另一类事物。’这表现的是偏爱问题。对于偏爱问题是无所谓争执的。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观点或态度表明了青年人审美心理的进步。因为它标志着在青春期的青年人思想上有了相对性的批评标准。这种特征相对于前四个阶段的年幼儿童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然而,在加德纳看来,这种相对主义的审美标准并不是理想的审美标准。真正有价值的审美标准应该是相对稳定的有价值的审美评价准则。因此,对青年人的审美心理发展来说,下一步就是放弃相对主义的审美评价标准,进而发展为持有审美或艺术价值的相对的、稳定的审美准则。

加德纳注意到,儿童的这种审美评价的发展特征与其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特征有惊人的相似。也就是说,学龄初期儿童在道德判断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准则性和顺序性,相对应地,这个时期儿童的审美评价也是拘泥字面意义的唯一的“写实主义”的评价标准。到高中阶段的后期,青年学生的道德判断在判断的准则上变得具有相对性,而这时他们的审美判断也表现出具有明显的相对性的评判准则。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考察审美判断、道德判断与思维发展的相似性特征,可以发现这个时期青年学生在道德判断和审美评价上的相对主义评价特征正是他们的辩证思维的反映。这种三者一致的现象表明,儿童认知(思维)的发展、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审美评价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

加德纳在他的《儿童的艺术品知觉》一文的结论部分对他提出的理论作了中肯的分析和评价。他说:“我们提出了一个儿童艺术知觉发展的模式。这个模式假设的形成是鉴于此领域研究的贫乏。但是这个模式至少与我们和其他研究小组的工作是一致的。我们已经看到儿童审美感知发展的粗线条轨迹与所遇到的其他方面的发展状况是拟合的,例如与认知、道德和社会性等发展方面。”

加德纳充分地注意到了不同个体在审美感知发展方面的个体差异。他说:“我们的结果提出了审美感知发展的两个方面:第一是个体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第二是所有个体至少拥有达到类似能力的潜力。我的看法是个体间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对待特定的艺术形式的复杂性作出高水平的分辨能力。一些个体能够在仅仅听过几次音乐片段的情况下就能最终全面地了解这首音乐作品;而其他具有同样背景和智力的个体,不加夸张地说或许要听上12次还不能掌握这首音乐作品的基本形式。”

加德纳把这种个体差异归结为遗传或认知加工能力的差异方面。他说:“我假设个体在遗传上有差异,或者是加工能力、同化艺术形式和媒体结构上有差异。一个人最终在审美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上的成就会受到他的感知敏感性和他们信息的特定记忆的限制。甚至虽然这些方面可以通过良好的训练而得到加强。这就是最终所表现出的差异事实的限制因素。这些因素对艺术成就方面的影响或许比在言语或空间知觉方面的影响更大。”

加德纳对遗传、认知加工和同化艺术形式等限制性因素的作用做了恰当的分析。他认为尽管个体审美感知的发展受上述遗传因素的制约,但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这些限制性因素在一般的正常个体中,并不能影响个体形成正常的审美感知能力。正如人们在物理和数学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然而,他们都能够最终拥有形式上相同的思维操作一样。甚至虽然人们在哲学或理工科课程的能力上有差异,但他们最终同样能够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一样。按照加德纳的观点来看,具有正常智商的个体应该能够体验过上面列出的审美感知的发展阶段,只是在速度上有差异而已。正常的个体只要有适当的兴趣,产生适当的动机,就可以对各种艺术形式的风格、表现力和结构具有敏感性,理解艺术创作涉及的过程,作出主动的批评性的区分和判断。在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中,个体对其判断的准确性程度可能正好受到他的感知能力和记忆力的限制,但是,这个个体作为合格的审美感知者的整体不应受到非难。换句话说,加德纳所面对的是一个真正的、普遍的儿童审美感知发展的模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