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焦虑—反抗型依恋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焦虑—反抗型依恋是艾恩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法”对儿童依恋类型所做出的分类之一。这类型的儿童每当监护人将要离开时情绪波动很大,表现出苦恼与反抗,但是当监护人回来时他的态度又很矛盾,既寻求接触但同时又产生反抗。所以,这种类型又时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这类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10%~15%。

简介美国心理学家爱因斯沃斯( M.Ainsworth) 创设的“陌生情境”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将婴儿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安全型依恋,二是回避型依恋,三是反抗型依恋。Main等人在以后的研究中又发现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后三种都是不安全依恋型。1

起源及发展依恋理论自20 世纪60 年代由鲍尔比( J.Bowlby)提出之后,已成为当前研究儿童社会性和个性发展领域的主导理论之一。依恋是指儿童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倾向。它起源于婴儿的生理性需求与初级社会性交往的需要。儿童依恋的主要对象是母亲、其他抚养者或与儿童联系密切的人。研究表明,婴儿在6~18 个月时,普遍能和母亲形成依恋,但依恋的性质有所不同:安全型依恋的儿童通常把所依恋人当作探索外部世界的基点,对依恋人有较强的信任感;而不安全型由于对依恋人没有足够的信心,外在表现较为偏激、复杂、混乱、不合时宜。一些研究发现,不安全依恋者多在学前期、学龄期出现退缩、敌意、攻击行为及成人期的婚姻质量低、药物滥用等。所以不安全依恋儿童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改变依恋模式,从而得到更健康的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