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偏离和独立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人们试图保护和维持完成某些行为的自由,特别是与一个人生存有关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是以个体的生存需要为出发点的。

研究偏离和独立的意义从众行为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它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理解人们为什么会从众,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理解人们为什么不从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非从众行为也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在每一个从众研究中,都可以发现非从众的事例,在阿希的研究中也是如此。从正面看,历史上有许许多多伟人都是非从众的人。举例来说,在伽利略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伽利略提出了“日心说”,因而受到迫害;在哥伦布时代,绝大多数人并不认为地球是圆的,而哥伦布提出地球是球形的,因而受到人们的嘲笑。以心理学领域来说,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违反当时流行的观点,以致他的许多著作出版界都不愿出版。从反面说,暴力犯罪,男盗女娼,贪污受贿腐败以及其他行为反常,亦都属偏离正常行为这一范畴,但这些现象仍是屡见不鲜,有些犯罪分子甚至亦步亦趋。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人民的福祉,都是有意义的。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研究这些人为什么要偏离大多数,而甘愿冒着被人嘲笑或法律惩罚的危险,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学课题。

我们知道道,服从群体,对于个人来说较为安全,偏离者的处境就有所不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群体经常拒绝偏离者,把偏离者或一部分人作为攻击行为的替代性目标。总之,脱离群体或违背群体的意愿就得冒一定的风险,属于“冒天下之大不韪”。

研究偏离和独立的理论对抗理论研究偏离和独立的理论之一是“对抗理论””(reactance theory),它是由布雷姆在1966 年提出来的,这个理论认为,人们试图保护和维持完成某些行为的自由,特别是与一个人生存有关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是以个体的生存需要为出发点的。此外,个体认为他有完成其他一些行为的自由,如与自尊、能力等概念密切联系的行为。如果个体完成这些行为的自由受到威胁或减弱,他就会体验到要重新获得这种自由的一种动机上的“激起”,这种动机上的激起被称为“对抗”。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例子。当父母要求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孩子说:“我不去!”父母紧接着说:“好吧,你不去就算了。你别去了!”这时候孩子又会跑去做父母要求做的事情。这个行为就是对抗心理的体现,这种现象在青春期的表现尤为明显,研究者称之为“逆反心理”。

在阿希实验范式中,个体至少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行为:他们可以从众,随大流;也可以反对从众,按与群体不同的方式行事。当个体感觉到群体要求保持一致的压力时,不管这种压力是规范性压力还是信息性压力,他们都会体验到来自内心的“对抗”,因为压力威胁到他们不从众的自由。于是,非从众变成了更有吸引力的选择,个体就必然要表明,他们有不顺从的自主性。所以,根据对抗理论,来自群体要求保持一致的压力会使个体体验到“对抗”,以致产生非从众行为,这种非从众是感受到从众压力的直接结果。

当然,对抗理论不能解释所有反从众的现象,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喜欢成为偏离者,绝不愿遵从群体而不管是否受到了威胁,然而,有许多例子确实表明了“对抗”是反从众行为背后的动机力量。

去个性化理论关于非从众行为研究的第二个理论,称为去个性化理论。人们在群体中通常会表现出在个体独处时不会表现的某些行为。例如,处在团伙中的个体有时会跟团伙中的其他成员一样,表现出一些暴力行为,而这种行为在独处时不会表现出来。费斯廷格等人(1952)提出,群体中的个体觉得他对于行为是可以不负责任的,因为他隐匿在群体中,而不易作为特定的个体被辨认出来。这样,他们溶化于群体中,缺乏个体的可辨别性,导致了禁止某种行为的约束力的降低,个体觉得自己溶化于群体中的程度越高,去个性化就越厉害,约束就减少得越甚。有人曾列举了去个性化的特征:匿名性,类似性,激起+情境的新异性和无组织性。在去个性化的群体中,成员不会以个体的方式对外部刺激作出反应。

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度,将会极大地影响群体中的从众程度,辛格等人提出当群体的行为与个人的愿望相反时,较少去个性化的群体与较严重的去个性化群体相比,前者表现出更多的非从众行为。他们认为,在阿希范式中,被试处于使之从众的压力下,这种压力抑制了他非从众的愿望。如果该稚体是去个性化的群体,这种限制就必然减少了。因为个体不再能被辨别出来,所以对于他们做出一个非从众的反应所冒风险必然也较少。为了检验这个假设,他们进行了一个实验。实验分两个条件进行:在一个条件下,被试全都穿上实验室的白长褂,于是就不容易被辨认出来;第二个条件下,让他们穿上自己的制服或外套,衣服上还系着自己姓名的卡片,于是就容易被辨认出来。实验由一位真正的被试和三位“助手”组成,任务也与阿希实验相同。结果表明,去个性化的群体与更为个性化的群体相比,前者有更多的非从众反应。显然,增加了个体感的非个性化导致了更多的从众行为。

所以,在这个理论看来,去个性化的群体中所发现的非从众应属于“独立”行为的范畴。个体不像反从众那样,仅仅以与群体相反的方式去行动。在这里,个体知道他本人行为的愿望是什么,而且顾及群体的愿望。这样,去个性化使得他能维持独立和按他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即特立独行。

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霍兰德(Hollander,1958)通过对个体从众压力的考察,研究了“独立”行为。他提出,每次群体成员的活动,群体都给予一个成员信任学分或接受一个成员信任学分,而个体可以把这些信任学分储存起来,个体拥有的信任学分越多,他在群体中的地位就越高。所以,这些信任学分是十分重要的。其重要性还有第二个理由,那就是,每当个体偏离群体一次,个体就会失去他积累起来的一些信任学分。这样,个体就必须为他的偏离“付出”学分,只有当个体能够偿付时,群体才愿意容忍这种偏离。这个理论还提出,群体不会容忍一个新来的成员的偏离,因为他还没有从众的历史,所以还没有信任学分。但是,群体会容忍资历较深的群体成员的偏离行为,因为他们储存了许多信任学分,所以他就获得了独立行动的权利。

霍兰德(1960)在一次研究中探究了这种关系。在这个研究中,把一位“助手”安插在5人群体内,让群体完成15个任务,被试说出自己的决定,然后,让群体达成群体决策。“助手”偏离群体规范越晚,群体采纳偏离者的观点的可能性越大。这就是说,由于偏离者在早些任务中顺从了群体,他就储备了信任学分,并获得了偏离的权利,并且群体也接纳了这种偏离。

由此可见,许多因素影响了偏离群体的可能性。这些因素决定了什么时候个体会遵从群体,什么时候会抵制从众压力。这些因素中也包括一些个体的因素,如自由采取行动,自尊等。也包括一些群体因素,如施加于个体身上使之从众的压力程度,以及群体中去个性化的程度。最后还包括历史因素,如个体先前从众的次数及程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