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自我报告法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在学校心理学中,自我报告法属于儿童社会技能的评价方法之一,是指把成就动机变成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让被试者回答。

定义自我报告法属于儿童社会技能的评价方法之一,是指把成就动机变成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让被试者回答。1

运用比较而言,儿童社会技能测量中对自我报告法的应用不像其他技术那样普遍,这主要是受这种方法的主观性和缺乏关联效度的影响。但仍然有大量的应用自找报告法的测查工具,涉及与儿童社会技能和社会能力有关的多种成分,包括自我概念、孤独、控制点、焦虑、愤怒、自我效能和自主性。各种自陈量表在项目特异性、项目形式、范围、重点上各不相同。例如“儿童行动倾向量表”(CATS,Deluly,1981),“儿童自主行为量表”(CABS,Michelson Wood,1982)以及“马特森儿童社会技能评价”(MESSY)中的“儿童自陈表”(Matson等,1983)。

例如,CATS向儿童呈现13个冲突情境,要求儿童报告自己如何作出反应。每个情境后面有三种供选择的反应项(分别为攻击的、顺从的和自主的),这三种反应以两两配对比较的全部组合呈现。儿童在攻击、顺从、自主分量表上得分分别为0~26分。CATS有中等的重测信度、分半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自主量表和攻击量表能将教师提名为攻击性的儿童与正常儿童区分开,也能将其与自主型儿童、顺从型儿童区分开,但自主型与顺从型儿童在CATS上得分却没有差异。所以,CATS可在临床上应用于鉴别攻击型儿童,但不能用于鉴别被动或退缩型儿童。在结构效度方面,CATS分数与公认的CATS量表有显著相关。1

一般来说,自陈量表的效度尚需提高,一般在社会技能研究测量中应用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