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丁酯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11H14O2。无色油状液体,微带水果香味,沸点247~250℃,相对密度1.008~1.011,能与乙醇和乙醚混溶,几乎不溶于水。
理化性质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苯甲酸丁酯
中文别名:正丁基苯甲酸酯;苯甲酸正丁酯
英文名称:n-Butyl Benzoate
英文别名:Butyl Benzoate; Benzoic Acid n-Butyl Ester
CAS:136-60-7
EINECS:205-252-7
分子式:C11H14O2
分子量:178.231
物理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粘稠液体。
熔点(℃):-22
相对密度(水=1):1.01
沸点(℃):25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6.2
饱和蒸气压(kPa):0.02(20℃)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2
化学性质.遇明火、高热可燃。2
作用与用途本品具有愉快的水果香气和百合花香韵,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皂用香精;
也用作纤维素酯的溶剂及增塑剂。1
毒理学数据1、皮肤/眼睛刺激数据 :兔子皮肤接触:500mg中度反应
2、急性毒性数据:大鼠经口LD50:5100mg/kg;小鼠经口LD50:3450mg/kg;
兔子皮肤接触LD50:4000mg/kg
3、能刺激皮肤、黏膜。大鼠吸入饱和蒸气8小时无死亡。3
使用注意事项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该品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在工业应用中未见职业中毒报道。
燃爆危险:该品可燃,具刺激性。2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2
消防措施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2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2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2
制备由苯甲酸与丁醇酯化而得。将苯甲酸、丁醇、硫酸和四氯化碳一起加热回流8h,脱去定量的水后,减压除去过量的丁醇,然后洗涤至中性,经干燥后减压蒸馏即得成品。精制方法:含游离的酸和醇等杂质。精制时用碳酸氢钠或碳酸钠溶液洗涤,无水碳酸钾或硫酸钠干燥后蒸馏。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余坚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