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定心防风散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定心防风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十四。具有温补阳气,安神镇惊之功效。主治中风惊悸,心虚恍惚,言语失常,或嗔或怒,志意不乐。临床上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心脏病心力衰竭出现精神失守之症状者。

组成防风(去叉)、龙骨、远志(去心)、铁精(别研)各一两(各30g),紫石英(别研)、丹砂(别研)各二两(各60g),熟干地黄(洗,切,焙)二两(60g),人参二两半(75g),干姜(炮)、细辛(去苗叶)、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各30g),白茯苓(去黑皮)二两(60g)。

用法用量1、古代用法:上药除别研外,为散,再和匀。每服一钱匕,加至二钱,煮大枣汤调下。

2、现代用法:为细末,每次3〜6g。

功用温补阳气,安神镇惊。

主治中风惊悸,心虚恍惚,言语失常,或嗔或怒,志意不乐。

方义本方为主治“风惊悸”之方。治宜温阳祛风,安神定志之法。方中人参、茯苓、附子、干姜、细辛、紫石英温阳补气以治阳虚之本,防风散风祛邪以治标;龙骨、远志、丹砂安神定志;铁精镇心安神;熟干地黄补养阴血。诸药相伍,成温阳益气、安神镇惊之功。

运用临床常用于精神分裂症、心脏病心力衰竭出现精神失守之症状者。

加减化裁如风热盛者,去干姜,加玄参一两;风寒明显者,加荆芥、竹叶;言语不清、口眼?斜者,加僵蚕、白附子、全蝎。

附注1、本方所治是心气虚,心阳浮越之证。故用人参、附子以补心气,铁精、紫石英以镇浮阳以安神。(《中国古今奇效良方》)

2、本方能平肝潜阳,清心定惊,镇心安神,温中散寒,祛风止痛,益气补血。(《中国人参方集》)

重要文献摘要1、《简明方剂辞典》:“定心防风散《圣济总录》治中风惊悸,心虚恍惚,言语失常,或嗔或怒,志意不乐。防风、龙骨、远志、炮干姜、细辛、附子(炮裂,去皮脐)、铁精(另研)一两,紫石英(另研)、朱砂(另研)、茯苓、熟地黄各二两,人参二两半。为末,每服一至二钱匕,煮枣汤调下。”

2、《简明中医病证辞典》:“风惊悸病证名。指心气亏虚之人复为风邪所伤,致惊悸不宁之病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上》:‘风惊悸者,由体虚,心气不足,心之经为风邪所乘;或恐惧忧迫,令心气虚,亦受于风邪。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定。其状,目睛不转,而不能呼。诊其脉,动而弱者,惊悸也。动则为惊,弱者为悸。’治宜祛风养血安神。可用镇心丸、定心防风散等方。参见惊悸条。”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陈以平 - 博士生导师、教授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