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通草,中药名。别名小通花,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m。呈圆柱形,长30~1250px,直径0.5~25px。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无纹理。体轻,质松软,捏之能变形,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无空心,显银白色光泽。水浸后有黏滑感。其具有清热、利尿、下乳的作用。
入药部位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中国旌节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的干燥茎髓。
性味甘、淡,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利尿,下乳。
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淋证,乳汁不下。
相关配伍1用于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或淋沥涩痛之症,可配木通、滑石等同用;
2用于治湿温病症,可配薏苡仁、蔻仁、竹叶等同用;
3用于乳汁稀少,可与猪蹄、穿山甲、川芎、甘草等同用。
用法用量3~6g。
使用注意气虚无湿热者慎服。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切段。
生理特性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m。小枝密被白色小皮孔。生于海拔500~2900m的山坡林中或林缘阴湿外。原产中国,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均可生长,喜光照,稍耐阴,适应性强,较耐寒,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或轻质粘壤土中生长最佳。
产地主产于西南及陕西、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相关论述1《本草纲目》:“小通草,色白而气寒,味淡而体轻,故入太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入阳明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其气寒,降也,其味淡,开也。”1
2《本草正义》:“小通草,其气味则李东垣《用药法象》谓甘淡无毒。案此甘字,非大甜之谓,实即淡字,如泉水、食米皆谓味甘之例。此物无气无味,以淡用事,故能通行经络,清热利水,性与木通相似,但无其苫,则泄降之力缓而无峻厉之弊,虽能通利,不甚伤阴,湿热之不甚者宜之。若热甚闭结之症,必不能及木通之捷效,东垣谓利阴窍,治五淋,除水肿癃,亦惟轻症乃能有功耳。又谓泻肺利小便,与灯草同功,盖皆色白而气味轻清,所以亦能上行,泄肺之热切,宣其上窍,则下窍自利,说亦可取。”
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延萍 - 副教授,博士生 - 河南科技大学制药学院制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