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木,中药名。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干燥枝及叶,夏、秋二季采收,干燥。性味苦寒;有小毒。具有清热,祛湿,解毒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腹泻下痢,湿疹,疮疖,毒蛇咬伤。
入药部位苦木科植物苦木的干燥枝及叶。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大肠经。
功效清热,祛湿,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腹泻下痢,湿疹,疮疖,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枝3~4.5g;叶1~3g。外用适量。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枝洗净,润透,切片,晒干;叶喷淋清水,稍润,切丝,晒干。
生理特性苦木,落叶灌木或者小乔木。其枝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50px;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有细密的纵纹及多数点状皮孔;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淡黄色,嫩枝色较浅且髓部较大。叶为单数羽状复叶,易脱落;小叶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近无柄,长4~400px,宽1.5~150px;先端锐尖,基部偏斜或稍圆,边缘具纯齿;两面通常绿色,有的下表面淡紫红色,沿中脉有柔毛。气微,味极苦。常生于海拔2400m以下的湿润而肥沃的山地、林缘、溪边、路旁等处。
产地产于黄河流域以南各地。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延萍 - 副教授,博士生 - 河南科技大学制药学院制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