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中药名。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干燥全草。甘、淡,凉。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全草。
性味味甘、淡,性凉。
归经归肝、胆、小肠经。
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15~30g。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切段。
本品为不规则的段。部分节上可见纤细的不定根。3叶轮生,叶片倒披针形至矩圆形,绿色。气微,味微苦。
生理特性垂盆草,多年生肉质草本。其茎纤细,长可达500px以上,部分节上可见纤细的不定根。3叶轮生,叶片倒披针形至矩圆形,绿色,肉质,长1.5~70px,宽0.3~17.5px,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气微,味微苦。喜阴湿环境,较耐寒。常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向阳山坡、石隙、沟边及路旁湿润处。
产地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朱广伟 - 研究员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