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口渴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病症名。简称渴。以口中干燥,喜饮水浆为主证者,称为口渴。多因阴津亏损、脏腑热甚所致。另外,血虚失濡,水湿、痰饮、瘀血阻滞及脾肾阳气不足,水津不化,津不上承皆能导致口渴。

概念指以口中干燥,喜饮水浆,为主证者,称为口渴。

解读口渴是指以口中干燥,喜饮水浆为主证者。口渴见《慎斋遗书》。《内经》称渴。《伤寒论》所称之“消渴”是指口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后,……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诸病源候论》称渴病。

口渴在辨证上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以口渴与否,饮水多少,喜热饮或冷饮作为病位在表在里、病性属寒属热、疾病是虚是实的重要鉴别之一。《伤寒论》以“发热而渴,不恶寒”作为温病的诊断依据。饮病以“欲饮水”为疾病向愈的预后转归标志。张景岳把“渴”列为十问之一。

中医应用一、病因病机

《内经》认为感受外邪,入里化热,或脏腑内热,或多食咸味等都可以引起口渴。历代医家各有发挥,巢元方主热伤津液,并指出饮酒太过,或金疮、产后失血等也能致渴。《圣济总录》主阴虚。刘完素主燥热和津亏。朱丹溪主里热。《普济方》主胃热。李梃主暑。唐容川主瘀血。归纳起来以下几种较为常见:

1、热邪炽盛

外感六淫之邪,入里化热;或肺胃素有蕴热,热灼津伤,发生口渴。

2、阴亏津少

大病久病之后,或汗下太过,损伤津液;或失血过多,汲取胃津自救;或阴虚火旺,虚火煎灼,均致津少而口渴。

3、脾虚痰湿中阻

脾虚不能转输津液;或脾虚不运,积湿生痰,痰湿阻滞,津液不能上承,发生口渴。

4、瘀血阻络

跌打损伤,或气滞血瘀,瘀血阻滞经络,津液不能循经上布于口,发生口渴。

5、阳虚水不化气

肾阳不足,气化不利,肾水不能上济,故见口渴。

口渴的分类,一般按起病情况分为暴渴和久渴两大类。

二、辨证

暴渴起病急暴,多为外邪化热伤津,初起多属实证热证;久渴起病缓慢,多由内伤阴虚,阳不化气,或痰湿血瘀中阻,津液不能上承而致。但暴渴有因津液大伤而致者属虚;久渴因瘀血痰湿阻滞而致者多属实。口渴而有外感症状,邪热内传而出现者为外感口渴,多属暴渴;内伤饮食,劳倦久病而出现口渴者为内伤口渴,多属久渴。《内外伤辨·辨渴与不渴》:“外感风寒之邪,三日已外,谷消水去,邪气传里,始有渴也。内伤饮食失节,劳役久病者,必不渴,是邪气在血脉中有余故也。初劳役形质,饮食失节,伤之重者必有渴,以其心火炽,上克于肺金,故渴也。”内伤口渴若喜冷饮,则属实热,喜热饮则属中寒。《景岳全书·传忠录》:“凡内热之甚,则大渴喜冷冰水不绝而腹满便结,脉实气壮,此阳症也。凡口渴喜热不喜冷者,此非火症,中寒可知。”

三、治疗

暴渴以实热为主者,治宜清热泻火;津伤脉虚者,治宜清热生津养液;大失血为主者,治宜补气养血;久渴以阴虚为主者,治宜滋补阴液,阳虚为主者,治宜温阳补肾;瘀血为主者,治宜活血化瘀;痰湿为主者,治宜健脾化痰利湿。

此外,下列简易方可酌情选用:

1、鲜石斛:用新鲜含汁多者一两,煎水代茶(《本草通玄》)。

2、甘蔗:去皮取汁频饮之,治发热、口渴、小便涩(《外台秘要》)。

3、天花粉:深掘大栝楼根,厚削皮至白处止,切之一寸长短,水浸一日一夜,取出舂碎研之,以绢袋滤之,如出粉法干燥,每日三钱,水煎服,亦可作粉粥,或加入乳酪中食之,治大渴(《千金方》)。

4、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各酌量,和匀凉服,治温病热甚,口中燥渴(《温病条辨》)。

口渴,渴欲饮水,宜少少与饮之,不宜暴饮过量,当防水停饮聚为害。饮食宜清淡。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妍 - 博士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