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中药名。为牛科野牛属动物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或水牛属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 的肉。遍及全国。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虚劳羸瘦,腰膝酸软,消渴,吐泻,痞积,水肿。入药部位
肉。
性味味甘,黄牛肉性温或,水牛肉性凉。
归经归脾、胃经。
功效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
主治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虚劳羸瘦,腰膝酸软,消渴,吐泻,痞积,水肿。
相关配伍1、补诸虚百损:黄犍牛肉(去筋膜,切片,河水洗数遍,仍浸一夜,次日再洗三遍,水清为度,用无灰好酒同入坛内,重泥封固,桑柴文武火煮一昼夜,取出如黄沙为佳。焦黑无用。焙干为末,听用)、山药(盐炒过)、莲肉(去心,盐炒过,并去盐)、白茯苓、小茴香(炒)各四两,为末。每牛肉半斤,入药末一斤,以红枣蒸熟,去皮和捣,丸梧子大。每空心酒下五十丸,日三服。(《纲目》引《乾坤秘韫》返本丸)
2、治脾胃久冷,不思饮食:牛肉五斤(去脂膜,切作大片),胡椒五钱,荜苃五钱,陈皮二钱(去白),草果二钱,缩砂二钱,良姜二钱。上为细末,生姜汁五合,葱汁一合,盐四两,同肉拌匀,腌二日,取出焙干作脯,任意食之。(《饮膳正要》牛肉脯)
3、治腹中癖疾积:①牛肉四两(切片)。以风化石灰一钱擦上,蒸熟食。常食癖积自下。(《纲目》引《经验秘方》)②黄牛肉一斤,恒山三钱。同煮熟,食肉饮汁,癖必自消。(《纲目》引《笔峰杂兴》)
4、治鼓胀:黄牛肉一斤。以河水煮极烂,加皮硝一两,随意食之。二三日其肿自消,至重者再服则愈矣。百日之内,忌酸、盐、生冷面食、荤腥、油腻、黏硬之物。(《愿体医话》)
5、治水气大腹浮肿,小便涩少:牛肉一斤。以姜、醋空心食。(《食医心镜》)
6、治老人水气病,四肢肿闷沉重,喘息不安:水牛肉一斤(鲜)。上蒸令烂,空心切,以五味、姜、醋渐食之,任性为佳。(《安老怀幼书》水牛方)
7、治伤寒热病,手足肿欲脱:以生牛肉裹之,肿消痛止。(《外台》引《范汪方》)
8、治白虎风,寒热发歇,骨节微肿, 彻骨疼痛:燕窼土二两,伏龙肝二两,飞罗面二两,砒黄一钱,水牛肉脯一两(炙令黄,别捣罗为末)。上为细散,后入砒黄、牛脯末,和令匀。每将少许,以新汲水和如弹丸大,于痛处摩之。(《圣惠方》燕窼土丸)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煎汁,适量,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生裹或作丸摩。
禁忌牛自死、病死者,禁食其肉。
形态特征1、黄牛:体长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其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趾,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2、水牛:体比黄牛肥大,长达2.5m以上。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切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生长环境黄牛: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水牛: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相关论述1、《丹溪心法》:“倒仓法,治瘫劳蛊癞等证,推陈致新,扶虚补损,可吐可下。用黄色肥牯牛腿精肉二十斤或十五斤,取长流水于大锅内煮,以肉烂成渣为度,滤去渣。用肉汤再熬如琥珀色。隔宿不吃晚饭,大便秘者,隔宿进神芎丸,不秘者不用。五更温服一钟,伺膈间药行,又续服至七八钟,病人不欲服,强再与之。;必身体皮毛皆痛,方见吐下。寒月则重汤温之。病在上,欲吐多者须紧服,又不可太紧,恐其不纳;病在下,欲利多者,须疏服,又不可太疏,恐其不达,临时消息。大抵先见下,方可使吐,须极吐下,伺其上下积俱出尽,大便中见如胡桃肉状无臭气则止。吐利后或渴,不得与汤。其小便必长,取以饮病者,与一二碗,非惟可以止渴,抑且可以涤濯余垢。睡一二日,觉饥甚,乃与粥淡食之。待二三日后,始与少菜羹自养。半月觉精神焕发,形体轻健,沉疴悉定矣。法曰:肠胃为市,以其无物不有,而谷为最多,故曰仓。仓,积谷之室也。倒者,倾去旧积而涤濯使之净也。经曰:胃为受盛之官。故五味入口,即入于胃,留毒不散,积聚既久,致伤冲和,诸病生焉。今用黄牯牛肉,肉者胃之药也,熟而为液,无形之物也,横散入肉络,由肠胃而渗透肌肤毛窍爪甲无不入也。积聚久则形质成,依附肠胃回薄曲折处,以为糟粕之窠臼,阻碍津液气血,熏蒸燔灼成病,自非剖肠刮骨之神妙,孰能去之,又岂合勺铢两之丸散所能窍犯其藩墙户牖乎?夫牛肉全重厚和顺之性,润枯泽槁,岂有损也。”
2、《纲目》:“韩
12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陈承瑜 - 博士后 - 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