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追,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轮叶泽兰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初开时采割,晒干。生于湿润山坡、草地或溪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区。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痰多咳嗽气喘。
植物文化
传说在江苏省泗阳县,战争中遗弃的一匹病马,在觅食过程中,吃了一种植物后,恢复了健康。当地人民就用它作为清热解毒的草药,并定名为野马追。1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2m。根茎短,须根较粗。茎直立,上部分枝,淡褐色或带紫色,散生紫色斑点,被粗毛,幼时尤密。叶对生,无柄;中下部叶几全裂成3小叶,裂片条状披针形,长4~12cm,宽1~2cm,边缘有不规则齿裂,两面有毛,下面有腺点。8~10月开淡紫色花,头状花序较小,多数排成紧密的伞房状;总苞钟状,苞片约9片;每花序有少数管状花;花冠5裂;雄蕊5,聚药,先端有附片;子房下位。瘦果黑色,近光滑,散生腺点,冠毛污白色,比花冠简短。花果期5~12月。
生长环境生于湿润山坡、草地或溪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区。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
药用价值性味味苦,性平。
归经归肺经。
临床应用用量30~60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多咳嗽气喘
炮制采集加工秋季花初开时采割,晒干。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干燥。
鉴别药材性状:本品茎呈圆柱形,长30~90cm,直径0.2~0.5cm;表面黄绿色或紫褐色,有纵棱,密被灰白色茸毛;质硬,易折断,断面纤维性,髓部白色。叶对生,无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叶片3全裂,似轮生,裂片条状披针形,中间裂片较长;先端钝圆,边缘具疏锯齿,上表面绿褐色,下表面黄绿色,两面被毛,有腺点。头状花序顶生。气微,叶味苦、涩。
23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陈承瑜 - 博士后 - 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