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哀牢髭蟾,俗称“胡子蛙”,头宽略大于头长,宽而扁平;吻端圆,略超出下颌,超出部分不及鼻孔至颌缘间距的1/2;吻棱显著;头侧自吻棱和颞褶以下向外倾。斜;鼻孔近吻端;松果体不显;眼较大,眼径几为头长的1/3;眼球上半灰黄色,下半为浅蓝色,眼内虹彩的颜色上半部为蓝色,下半部为黑色;鼓膜隐蔽;颖褶细,斜达肩上方;上颌齿强壮;无犁骨齿;舌大,后端缺刻较深。前肢长,前臂及手超过体长之半;指粗,末端呈球形。头体背面皮肤满布短而杂乱彼此相连的肤棱,形若网状,体后部有少数稍大而圆的瘰粒。背面紫灰棕色,有许多小黑斑点,后肢横纹显著,前肢横纹不明显,后肢前伸时胫跗关节达眼后角;腹面乳白色,满布黑碎云斑;指、趾末端米黄色。1
体长雄蟾73~82 mm,雌蟾67mm。雄蟾无声囊,繁殖季节上唇缘有排列不规则、2行以上黑色角质刺10~32枚。1
卵灰白色,径约3.5 mm,彼此粘连略呈椭圆形的一片。
蝌蚪唇齿式为I:5+5/4+4(4+3或3+3) : I,其中38~40期唇齿式I:5-5/4-4:I。1
生活习性非繁殖期成体营陆地生活,繁殖期才进入水内。2~4月产卵于沟面较宽、水流平缓、水质清彻、水深约10cm的溪流中。卵彼此粘连略呈椭圆形的一片,粘附于没于水中长宽大于30cm的扁平石块下面。每一卵群平均有卵245粒(n=3),卵灰白色,径3.5 mm。在平均水温11.5℃下40天左右可孵出。有集群产卵现象,曾在一石下发现不同时期卵群多达17团。
40天左右,可孵出蝌蚪,蝌蚪数量多,但成活至完成变态比例却很低。蝌蚪需越过两个冬天在第三年完成变态, 38~40期唇齿式Ⅰ:5-5/4-4:Ⅰ。由于其分布区局限于99°54′~108°54′E×21°26′~24°32′N,居群数量有限。
捕食林下的蜗牛、蠕虫和其它蛙类等为食。
亚种分化科研人员通过对分布于云南哀牢山和无量山的哀牢髭蟾的种群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发现:该种群分为4个遗传差异明显的谱系,分化时间与晚中新世至中上新世哀牢山的快速抬升,同时并行的红河的快速下切形成高山峡谷的古地质时间吻合。由于该种只分布于中海拔2000米左右,即接近山顶的常绿阔叶林下湿冷的溪流生境中,因此,该种不适宜的低海拔干热的河谷生境成为种群间基因交流的障碍,即陆上的岛屿效应。同时,受更新世冰期的影响,在该种南部的分布区从北向南迁移有不同谱系的重叠区。2
栖息环境生活于海拔800-2600m的原始森林中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环境潮湿,光照较弱的湿性常绿阔叶林带。
种群现状分布区狭窄,行动缓慢,逃避敌害能力差。蝌蚪完成变态需时长,成活率低。
物种分布中国特有物种。仅见于云南景东哀牢山与无量山,以及西双版纳,南涧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哀牢髭蟾分布的最北端。
2015年3月,在云南省镇雄县发现两只哀牢髭蟾。
物种保护致危因素天敌,陆地生活期间蛇类是主要敌害;水中产卵期间短尾猴群翻动石块捕吃髭蟾。
保护级别国家保护级别 珍稀濒危保护动物
CITES公约级别 未列入
IUCN红色名录等级 未予评估(NE)
红皮书等级 受危(T)
中国特有 是4
保护措施已列为云南的珍稀保护动物。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哀牢髭蟾在云南分布地虽然有几个山都有,但是很多地方都面临着数量减少,其它地方出现人为吃这个物种的情况,这个物种的保护将迫在眉睫,云南省将哀牢髭蟾列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加以保护。将主要产区划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好产区森林以保证哀牢髭蟾的栖息环境,并严禁滥捕乱捉,还要在繁殖季节防止短尾猴到溪流中捕吃髭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