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征
身长约四十公分,绿色的身体,灰色的脚。特徵是金黄色的羽毛分布在头部及喉部,尚未成熟的鹦鹉仅有前额是黄色的,双黄头亚马逊鹦鹉头顶的黄色羽毛会随年龄不同而增加,纯正的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约6岁左右头顶黄色的羽毛会长至整个头部或伸展至颈部。要达到成鸟的体色需要约六年的时间。橘色的虹膜,灰白色的喙。
双黄头亚马逊会在6、7岁后或更晚后头部的黄羽才会长到整个颈部与胸部,但依年纪、血统等不同会有差异,一般的大黄帽其头、胸、腹、肩等部位并不如麦格纳与崔斯玛莉亚双黄头亚马逊有着大面积的黄羽分布,但年纪大的大黄帽也会有整个头部甚至颈部都变成黄色的机会,会依每只个体而有不同。2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长35-38厘米。身体较为粗壮,双翼较圆,尾巴方形。身体呈鲜绿色,头部黄色,颈部有凹坑,双翼弯曲处呈红色,大腿黄色。飞羽是黑色至蓝紫色,次级飞羽有红点。尾巴上也有红点,但一般是隐藏的。尾羽末端黄色。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的喙灰色,伯利兹及洪都拉斯亚种雏鸟的喙较深色。墨西哥亚种的眼圈白色,其他的都是灰色。不同地区的亚种其黄色羽毛的数量也有不同。三圣母群岛亚种的头部及上胸都是黄色;指名亚种的只有头部是黄色的;伯利兹、危地马拉及洪都拉斯西北部亚种的只有冠是黄色;洪都拉斯北部亚种的冠及颈背是黄色的。雏鸟的黄色羽毛较少,要2-4岁才会成为成鸟。
墨西哥品种的身体有较多黄色的羽毛,作为宠物的售价也很高。一些的黄色羽毛甚至像三圣母群岛亚种般。
栖息环境双黄头亚马逊栖息于热带稀树草原、落叶林、太平洋沼泽森林等,大部分栖息在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3
生活习性多成群或一小群活动。食物有种子、嫩叶、棕榈树果实、无花果、核果、水果等,可能有时会造成玉蜀黍、香蕉、芒果等农业作物的损害。其习性和黄头亚马逊鹦鹉十分相似。它们成对或成群的生活在森林地,吃一些坚果、种子、水果和花穗,在树洞里筑巢。2
分布范围大多数分布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及其岛屿(崔斯玛莉亚岛),在瓜地马拉与洪都拉斯也有它们的族群。5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栖息在伯利兹的河岸林带及常绿林,并危地马拉的红树林。它们会单独、成对或成群的生活。它们以往分布在墨西哥的三圣母群岛及哈利斯科州至瓦哈卡州,和新莱昂州至恰帕斯州北部及塔巴斯科州西南部,并包括大部份伯利兹、危地马拉东北部及洪都拉斯西北部。但是,它们的数量因捕猎及失去栖息地而于1970年代至1994年急降90%,于1994年至2004年下降68%。
繁殖方式适应环境后的双黄头亚马逊会变的很强壮,繁殖期时变的有攻击性,公鸟会在巢箱外守卫,有人接近时会扬起颈部的羽毛欲作攻击状,孵化期间不要时常开翻巢箱,繁殖期时多补充各种营养的食物给亲鸟,一窝约产2-4颗卵,孵化期28-30天,羽毛长成需2个月。2
通常野生亚马逊没有过10年是很难有机会繁殖的,而且还要在有一公一母的情况下;人工繁殖双黄头亚马逊不怕人,成鸟有时有相当的侵略性,与人互动佳。分布于南部的族群的繁殖期约在2-5月间,北部的族群约在7月。在繁殖季时,一天也许会交配好几次。
人工繁殖技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 亚马逊鹦鹉几乎一年四季均可繁殖, 但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应拆除巢箱,控制繁殖季节在春秋两季比较合适。
用于繁殖的亲鸟要选择健康,体形轻巧,运动灵活,无腿趾残疾。与配亲鸟年龄要相当,或雄鸟略大于雌鸟。 一般可采用两种方法配对,其一是先分出雌雄,而后成对放入笼内配对,观察几天确定恋对即可, 如1周内仍不能配对需要调换;其二是大笼内群养,待其自由配对后再捉出放入繁殖笼内进行繁殖。亚马逊鹦鹉母鸟第一窝产卵2~3枚,饲养管理好的,有时也可产4~5枚以上,头窝卵的孵化率一般为70%左右。1
分类双黄头亚马逊鹦鹉连同黄颈亚马逊鹦鹉曾被分类为黄冠亚马逊鹦鹉的亚种,但基于黄色羽毛的数量、脚及喙的颜色、双黄头亚马逊鹦鹉与黄冠亚马逊鹦鹉之间不会交配,又黄颈亚马逊鹦鹉与黄冠亚马逊鹦鹉同时存在于洪都拉斯北部,它们最终被分类为独立的物种。
在洪都拉斯北部的群落,其头部、颈部及冠的黄毛羽毛各有不同,但淡色的喙及雏鸟的羽毛都较接近双黄头亚马逊鹦鹉。这使得分类的情况更为复杂。于1997年,在此处发现了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的亚种A. o. hondurensis。而在海湾群岛黄颈亚马逊鹦鹉的亚种A. auropalliata caribaea与这个亚种似乎相对接近,两者都有较淡色的下颌,显示它们之间有着基因流。若然确定,它们有可能是同一物种。另外,黄颈亚马逊鹦鹉的两个亚种A. a. caribaea及A. a. parvipes比其指名亚种更接近双黄头亚马逊鹦鹉,肩膀上都有红色的羽毛。另外,饲养下的这些物种都有混种,而DNA的系统发生学分析并不支持分裂为不同的物种。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传统上包含了几个亚种:
A. o. tresmariae:分布在三圣母群岛;
A. o. belizensis:分布在伯利兹;
A. o. hondurensis:分布在洪都拉斯。
另一个在墨西哥湾的亚种A. o. magna,现已被认为并非有效,故将之包含在指名亚种之内。相反,在危地马拉东部及洪都拉斯西北部像A. o. belizensis的群落,有可能是未被描述的亚种,暂时称为A. o. guatemalensis。
亚种分化贝利兹黄头亚马逊鹦鹉Amazona ochrocephala belizensis
墨西哥黄头亚马逊鹦鹉Amazona ochrocephala oratrix
麦格纳黄头亚马逊鹦鹉Amazona ochrocephala magna
崔斯玛莉亚黄头亚马逊鹦鹉Amazona ochrocephala tresmariae
保育状况双黄被捕猎作为宠物,令它们差不多从野外灭绝。野生种的数量在20年内由70000只下降至只余下7000只。被捕获的野生种约有90%在过程中死亡。双黄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的保护,禁止野生种的出入口及贸易,饲养种的贸易则需官方的证明。 另外,双黄是没有阳具,不能生育,因而灭绝;但由于双黄过于神手,故被称为粉岭耶和华。
宠物饲养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的性格很适合作为宠物,由于很喜欢“说话”,故已成为人类宠物成百年。它们的说话能力只有非洲灰鹦鹉较为好,且只有黄颈亚马逊鹦鹉可以与它们比美。它们嘈吵、活跃、聪明、有趣及顽皮。它们喜欢吸引主人及参观者。不过,它们会对近亲带有攻击性,尤其是在繁殖季节的雄鸟。
种群现状由于栖息地严重的破坏,以及人为盗捕的猖獗,使得野外数量大幅下降,在1994年时的数量估计低于7000只,而以墨西哥东北部的数量下降的情形最为严重。
保护级别这种鹦鹉属华盛顿公约一级保护鸟类。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保护级别:Endangered A2bcd+4bcd ver 3.16
饲养摘要双黄头亚马逊是非常受欢迎甚至抢手的鸟种,从一般区分的所谓大黄帽到麦格纳与玛莉亚都是受到市场高度欢迎的,也是许多亚马逊喜好者的经典选择代表,人工繁殖双黄头亚马逊不怕人,且相当外向活泼,成鸟有时有相当的侵略性,尤其在繁殖期或是性成熟时期,与人互动性佳,相当生动有趣,是亚马逊鹦鹉一向非常吸引人的主要原因之ㄧ,而若当宠物鸟,公鸟在性成熟时可能会对饲主有攻击性以及侵略性(约在5-12岁时),但并不表示每只黄头亚马逊都会有相同情形;与黄颈亚马逊情形类似,它们是相当受欢迎的宠物鸟, 有着奇佳的学人语及声音能力,价位上随着数量的稀少与多为一级保育使得国外售价开始水涨船高情形下已慢慢越来越高,尤其麦格纳与崔斯玛莉亚这两种亚种,但市面上还是有许多原为大黄帽为求高价暴利与合法买卖为由而谎称为麦格纳双黄头出售,鸟友宜多注意此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