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婴孺》。具有逐水之功效。主治少小胸中痰实嗽,及伤寒水气。
组成麻黄、茯苓各三分,紫菀四分,五味子、杏仁(去皮尖)、细辛、桂心、干姜各二分。
用法用量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三四岁儿每服二三丸,不知稍增之。
功用逐水。
主治少小胸中痰实嗽,及伤寒水气。
附方名称:麻黄丸
组成:麻黄、细辛、甘草、款冬花、柴胡、紫菀、茯苓、百部、枳实、贝母、大黄、黄芩、杏仁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乌豆大。四五岁儿每服二十丸,每日二次,稍加之
主治:小儿咳嗽,经年不愈,喉鸣喘
出处:《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婴孺》
名称:麻黄丸
组成:麻黄根、石膏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大人服如小豆三丸,每日三次,小儿以意增损
主治:人汗劳不止
出处:《医心方》卷十三引《效验方》
名称:麻黄丸
组成:麻黄、桂心、独活、防风、赤芍药、川大黄、枳壳、松花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以粥饮送下,每日三次
主治:小儿龟背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
名称:麻黄丸
组成:麻黄、甘草、半夏、生姜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以生姜汤送下三丸,渐加至五丸至十丸,空心、午时各一服
主治:中风邪狂走,或自高自贤,或悲泣呻吟,及卒得惊悸,邪魅恍惚,心下虚悸
出处:《圣济总录》卷十四
名称:麻黄丸
组成:麻黄、乌头、天南星、半夏、石膏、白芷、甘草、龙脑、麝香
用法:上将八味为末,水煮天南星为丸,如小弹子大。每服一丸,葱茶或葱酒嚼下,薄荷茶亦得,连服二三次
主治:伤寒头痛,破伤风,及一切诸风
出处:《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功用:解表,止头痛
名称:开胸顺气丸
组成:木香、黑牵牛、黄芩、香附、五灵脂、大黄、莪术、橘皮、猪牙皂、三棱
用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滑石为衣,闯亮。每服一至二钱,每日一至二次,温开水送下
主治:食积气聚,膨胀痞满,气滞停水,胃脘刺痛
出处:《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功用:消食逐水,调气化滞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陈志强 - 博士生导师、教授 -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