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沿革计划由来
日本海自拥有的两栖运输舰艇主要被当作运输调度舰来使用,而海自最早的输送舰乃接收自美国的郡级(County class)坦克登陆舰,往后日本自行建造的渥美级坦克登陆舰、三浦级坦克登陆舰的尺寸吨位、设计也与郡级差不多,都为标准2000吨、满载4000吨左右。1970年代三浦级建造之时,日本防卫厅开始规划下一代输送舰,起初设计类似放大版的郡级,标准排水量约3000吨,同样采用舰首开口式设计以让战车、人员直接抢滩登陆。随后日本海自在1986至1990年度计划中提出两艘3500吨级船坞登陆舰的建造案,搭配现有原有的登陆舰,组成两个两栖战斗群,每群由一艘新造船坞登陆舰与三艘既有输送舰组成,每个战斗群能搭载一个加强营的兵力,不过这个牵涉到海外兵力投射的敏感提案最后遭到否决。尔后在1989年,日本海自提出新的两栖舰艇建造案,打算建造一艘排水量5600吨的输送舰,并以其做为核心组建一个两栖战斗群。此种5600吨的输送舰采用类似意大利的圣乔治奥级两栖攻击舰(San Giorgio)的设计,兼具施放登陆载具与搭载直升机的功能。不过此案最后仍没有获得通过。3
1992年日本国会通过“国际平和协立法”、允许自卫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Peacekeeping Operation,PKO)之后,日本自卫队在1990年代进行了多次海外人道/维和任务;在1992年的柬普寨维和行动中,海上自卫队派遣两艘三浦级载运自卫队工兵与监视人员前往柬埔寨,任务期间就发现三浦级这样“开口笑”传统LST的船型与吨位都不适合在大洋上进行长距离航行,在波涛汹涌的洋面(如台湾南部巴士海峡)航行时颠簸不堪,苦了舰上的日本海自、陆自人员;此外,由于舰体规模太小,当时三浦级、渥美级运输能量也明显不敷这类任务的需求,导致日本自卫队需租借民间运输船只来运送随行的重装备。在此情况下,耐航力佳且具有足够运输能量的大型两栖舰艇,就成为日本海自急需的装备。因此在柬普寨任务后未久,前述的5600吨输送舰计划便被更改为海外派遣部队的母舰,基准排水量大幅增至8900吨,满载排水量达13000吨,成为不折不扣的大型舰艇,这就是“大隅”号的由来。3
建造过程“大隅”号的设计于1992年提出,1993年获得通过,并于1993年10月与三井重工的玉野造船厂签下首艘“大隅”号的建造合约。海上自卫队最初预计建造六艘“大隅”号,分成两批各三艘,不过至今只建造了第一批三艘。第一艘本级舰大隅号(LST-4001)由三井重工玉野厂承造,1994年10月开工,1995年12月安放龙骨,1996年11月下水,1998年3月服役;第二艘本级舰下北号(LST-4002)则在1999年开工,2000年11月下水,2002年3月成军;第三艘国东号(LST-4003)于2000年开工,2001年12月下水, 2003年2月成军。依照日本海自的命名规则,身为输送舰的“大隅”号采用岛名作为命名准则(大隅群岛、下北半岛、国东半岛)。3
设计特点舰体设计“大隅”号的设计规格与能力等同于船坞运输舰(LSD),与先前的渥美级、三浦级大不相同。为了降低成本,“大隅”号的舰体采用民间的日本海事检定协会钢铁船舶标准中的商船作为建造基准;由于冷战结束后高强度传统两栖作战发生机率大减,加上各国国防预算普遍紧缩,因此2000年代初期欧洲、亚洲国家建造的数种新一代两栖突击舰或轻型多功能航空母舰,都以商船标准来建造部分舰体结构,以节约工期成本,“大隅”号自然也不例外。“大隅”号的外型设计经过隐身考虑,舰体、舰岛的线条与金刚级驱逐舰、村雨级护卫舰一样力求简洁、单纯化,并采用倾斜的表面以降低RCS。本级舰舍弃了日本造船界偏好的传统式四角格子桅,改采向上渐缩的合金制全密封式主桅,能降低RCS。由于主桅内部常常有人上下进出,因此主桅上一切雷达位置的后方都装有电磁防护装甲,以维护人员的健康。4
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方面,“大隅”号采用三井(Mitsui)重工制造的16V42MA柴油机,航速达22节;此外,舰艏设有一个辅助推进器。由于抢滩登陆并非需求,“大隅”号的舰首由原先预定的开口式改为一般的传统式以利于高速航行。本级舰舰岛总共有四层,其中03甲板最前端是舰桥,02甲板后方左侧则是直升机管制室(日本称之为直升机起降管制所)。“大隅”号最主要的自卫武装是两门分别位于舰岛前后方的MK-15密集阵,此外本级舰还配备日本自制的雷达、电子战系统与美制MK-36 SRBOC干扰弹发射器。由于本级舰大量引用最新科技,自动化程度甚高,故全舰仅编制135名官兵,比起以往同等级舰艇至少250名乘员相比减少甚多。4
运输能力“大隅”号的全通甲板长120m,宽23m,总面积达3604平方米,最多可并排停放6架直升机,不过只在舰尾规划了两个直升机起降点,因此只能同时供2架CH-47运输直升机或CH-53运输直升机进行作业,与美国塔拉瓦级两栖突击舰、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飞行甲板一次可同时让九架直升机操作的能力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此外,“大隅”号并没有下甲板机库以及相关的直升机支援维修设施,所以无法让直升机常驻舰上(只能暂时停放于露天甲板上),也无法为降落在舰上的直升机进行维修保养。前两艘“大隅”号仅在直升机甲板铺设防滑表面,将车辆停放于甲板前半时遭遇了不少困扰,所以本级舰从第三艘国东号(LST-4003)起在整个舰面甲板都敷设防滑表面。5
“大隅”号内设有一个舰尾坞舱,长60m、宽15m,可容纳两艘LCAC,其进出则经由一个与美国两栖直升机突击舰类似的向下开启式大型舰尾坞门;由于“大隅”号不具备让舰体下沉使海水进入舰内坞舱的泛水能力,因此就只能操作LCAC气垫登陆载具,无法让传统排水登陆艇进出坞舱。舰岛末端装有一具大型起重机,作为登陆载具的物资吊运装卸之用。5
此外,舰内设有一个面积达2185平方米的大型车库甲板,长度由舰艏一直延伸到舰体中段;车库甲板前段左右舷处各设有一个大型跳板舱门,供车辆直接进出车库,故此级舰具备驶进/驶出(Roll in/Roll out,RORO)机能。两舷车辆进出口前均设有大型旋转盘,车辆自装载门驶入货舱甲板之前先透过旋转盘调整方向,如此便能避免履带车辆进入货舱后还得原地回转,对货舱甲板造成损害;此外,货舱甲板可直通舰尾的坞舱。舰岛前后方各有一座直通下方货舱甲板的升降机,用以运输车辆等重物,其尺寸为14×6m。本级舰的货物载运能力相当可观,可搭载330人的部队、15辆日本90式主战坦克,或1400吨的货物。5
基本数据
|| ||
设计争议“大隅”号一推出立刻受到不少瞩目,因为本级舰的外型与航空母舰或美式两栖直升机突击舰(如塔拉瓦级、胡蜂级)十分相似,拥有大面积长方形全通式主甲板,上层结构位于舰体右侧。因此,很多国家的媒体舆论便质疑,日本是否藉由输送舰的名义偷偷建造了变相的轻型短距起降航空母舰,抑或这种输送舰与旧日本海军时代的出云级客轮或剑崎级潜水母舰一样,在设计之初便暗藏日后改造为航空母舰的意图。2
但是实际上, 只要对“大隅”号的实际结构稍有了解,就知道前述的推论完全是子虚乌有。“大隅”号的全通式主甲板虽然长达120m,但真正的飞行甲板仅有从舰岛后方算起到舰尾的50米而已,只能让两架直升机同时起降;而舰身中段舰岛旁的甲板宽度仅有12m,无论让直升机起降或作为STOVL机种的跑道都嫌太窄,只能用于车辆或直升机的停放。此外,“大隅”号并没有航空母舰或美式两栖直升机突击舰所需要的甲板下机库,而主甲板下方的货舱甲板宽度仅有15m,这个尺寸已经与直升机的长度相近,意味即便有办法将直升机硬塞进去,也完全没有多余的空间进行调度与作业;当然,机库里相应的加油、装弹与但要储存、维护与消防设施都得找地方加装,这些牵涉到船舰既有基础设计(例如必须更动承载重量的纵向舱壁),几乎是不可能办到。而两具用于运输车辆物资的甲板升降机的尺寸(14×6m) ,也不足以容纳大型直升机或短距起降战斗机等航空器;由于这两具升降机并非设置在舷外,因此除非进行大规模改造,否则根本不可能更动。由于“大隅”号的原始设计就是规划成一艘船坞登陆舰,因此推进系统能提供的航速(最大仅22节)与航空母舰相差甚远,而舰尾坞舱也占掉更多改造成航空母舰所需的额外空间。再者,“大隅”号现阶段根本没有与两栖突击舰或航空母舰相似的航空管制、战役指挥等指管通情装备。2
总而言之,“大隅”号只能算是一艘长得很像航空母舰的输送舰,其现有硬体设施充其量只能与美国惠德贝岛级船坞登陆舰相提并论。虽然据说日本海自在1995年曾公开表示,“大隅”号能用现成的成套器材改装为直升机母舰,但前述包括升降机与货舱甲板构造限制,使“大隅”号即便改装强化航空操作能力,整体限制也非常大。2
服役表现与其被亚洲各国媒体刻意渲染的“航空母舰阴谋论”其实“大隅”号对日本海自最大的贡献就是大幅提升其海上运输能力,现已经在数次人道任务中展现其长处,表现远优于上一代的LST。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时,大隅号便负责载运日本捐赠的人道救援物资前往土耳其;2000年6月日本三宅岛火山活动频繁,大隅号便在三宅岛外海待命,随时准备撤出当地居民。2003年第三艘本级舰国东号服役之际,便运送了日本陆上自卫队一个营的兵力前往伊拉克执行人道任务。2000年代欧洲、亚洲许多国家争相建造拥有多元立体运输能力的两栖登陆或类似舰艇,并不是要仿效美国海军LHD般为了打一场高强度传统两栖战争,而是在地区性冲突事件或天灾、人道救助行动中,扮演部队、人员、物资投送的角色,而这正是“大隅”号对日本海自的价值所在。1
东京时间2014年1月15日8时左右,日本濑户内海广岛县附近海域,大隅号登陆舰撞上一艘民用渔船,被撞渔船倾覆,4人落水,救起时2人已经死亡,大隅号的损伤情况暂时不明。防卫大臣长小野寺五典表示,立即成立专案组调查此次事故。7
2014年06月07日,本级舰国东号抵达越南中部的岘港,作为美国海军主办的“太平洋伙伴关系·2014”人道主义支援演习的一环,与东南亚5国进行医疗、文化等交流。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6国及非政府组织人员共约370人参加,其中约240名日本人。这是日本自卫队与美军、澳大利亚军等首次同乘国东号,意在展现紧密的合作关系。国东号将赴去年台风受灾地菲律宾的塔克洛班、越南的岘港、柬埔寨的西哈努克等地,此次交流时间将持续到7月下旬。参加“太平洋伙伴关系”的国家除了日本、美国,还有新西兰、智利、新加坡。8
总体评价虽然“大隅”号拥有与航空母舰相似的外观,基本设计的限制也很难让她直接改造成一艘像样的轻型航空母舰;甚至说直接一点,以日本的造舰实力与国力,大可重新设计打造一种道道地地的短距起降轻型航空母舰来强化海自的实力,根本没有必要硬改“大隅”号,反而糟蹋了该舰原有的功能。9
至于将“大隅”号设计成具有类似航空母舰的外观,以实用观点观之,此种全通式甲板设计能在获得最大的可用物资装载甲板面积,而且让车辆与直升机都在同一层甲板平面,便于吊运作业,是个非常理想的选择。总之,外人的解读,往往依照本身的心态与观点“自由心证”,有时往往与实情相距甚远。9
本级舰
|| ||